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經濟發展下的服務貿易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服務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1.1服務貿易規模較小2012年,山西服務貿易進出口額僅為15.61億美元,在全國的占比僅為0.3%左右,居中部六省末位。
1.2服務貿易結構不優山西服務貿易主要依靠旅游服務、對外承包工程等傳統方式,作為反映服務貿易主要水平的服務外包、技術引進、文化出口3項占比不足10%,信息技術、文化產業不發達,“走出去”步伐小。
1.3文化出口差距較大山西的文化貿易總體規模小,出口企業少,缺乏競爭性。文化產品出口主要以工藝品為主,版權輸出很少,出國演出主要是文化交流,沒有票房收入,與文化出口發達省市相比,差距很大,與中部六省相比,排名也靠后。
1.4服務貿易人才短缺調查顯示,山西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16萬多,但僅有10%的工科大學畢業生能勝任服務外包企業的工作。此外,山西缺少具有全球眼光、能夠帶領大型技術團隊承接復雜外包的高級管理型人才以及具備外語能力、熟悉發包國商業文化的技能型人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外包高端人才流失嚴重。
2推進服務貿易發展的策略
2.1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發展不足是限制服務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山西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服務業發展若干措施》,加快推進服務業的發展步伐。結合山西實際,大力發展服務業,應重點發展商貿、運輸、金融、保險、旅游等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就業容量大、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優先發展咨詢、信息、中介等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各類專業服務行業,加快發展農村服務業,為農業產前、產中、產后提供專業化服務,集中發展教育事業、公共服務等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的行業,不斷夯實服務貿易做大、做強的基礎。
2.2積極支持發展服務外包積極推進服務外包市場體系的建設,在服務外包總體發展規模、產業發展布局、發展模式、價值鏈位置、區域政策、財稅等方面加快形成配套措施。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通過合資、合作、跨地區、跨行業并購等方式,做大、做強服務業外包企業。立足于發展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服務業,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流程創新等多種創新途徑,提高企業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地位。積極推動服務業企業采用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的質量標準,推動企業進行統一品牌策劃、形象設計和對外推廣等一系列工作,形成“企業品牌”,進而推動區域打造“城市品牌”,不斷提高地區形象和知名度。加大對相關教育產業的投資,建立門類齊備的服務貿易培訓機構,各高校加開國際服務貿易專業課程,培養熟悉國際服務貿易的復合型人才。
2.3重視技術引進的質量和效率搭建技術引進的信息化平臺,通過建立全面、有效的科技信息網和具有國家級、企業級的技術信息專業機構,方便企業快速了解國際賣家的詳細背景資料、出口狀況、交易次數、資信程度等深度信息,真正引進并掌握國內急需的先進技術。在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技術引進的同時,通過建立一整套嚴格的審批制度,促進技術引進工作規范化,避免企業盲目引進、重復引進。在確保振興基礎產業和實現一定就業水平的前提下,有選擇、有步驟地實施“高起點引進、跨越式發展”戰略。加大對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創新的投入,通過多種途徑深化“消化—吸收—創新”的良性循環機制。大力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通過對引進技術的學習、消化、吸收,再開展技術改進和創新工作,使引進的技術更加先進、適用。
2.4全力培育文化產業,發展文化貿易充分發揮山西文化大省的優勢,積極培育文化產品興盛的土壤,大力營造文化傳播的氛圍,使山西文化在各個層次得到深入人心的傳播,為文化產品的發展奠定思想基礎。用創新理念確立山西文化產業的發展戰略,牢固樹立“抓文化產業就是抓經濟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大文化產業”的觀念,堅持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體制改革為突破口,以培育文化市場為重點,努力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形成門類齊全、結構合理、特色明顯、效益良好、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產業體系。科學地制訂文化產業化發展規劃、戰略、政策和法規,驅動山西文化產業的規范發展。組建完善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山西出版傳媒產業園、山西創意文化產業園等大型文化集團企業,有重點地突出挖掘、培育有地域、民族、傳統特色的文化,抓緊培育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積極探索、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培養、選拔、引進和激勵機制,著力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文化產業人才隊伍。以平遙國際攝影節、五臺山佛教文化節等為載體宣傳山西,尋求著名作家、編劇等文化名人創作反映山西民風民俗、人文和時代精神的文化精品,讓外界了解山西,讓山西走向世界。
2.5做好政策、稅收等各項服務工作加大財稅政策優惠力度,擴大補助政策范圍,對服務貿易高端管理及技術人才給予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一定比例返還補助,對服務貿易園區用地按工業用地出讓,以降低服務貿易企業的成本。完善服務貿易的基本法律,制訂符合山西經濟發展的服務貿易法規,理順各種法律法規與服務行業內部的關系,使服務貿易領域的法律法規更加健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知識保護管理體制,建立知識產權執法快速反應機制,加強對服務貿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業務指導。建立多層次公共服務平臺,包括提供公共研發平臺、人才培訓平臺、公共測試中心、公共數據中心、公共實驗室、企業交易平臺和業務投訴平臺等,提供辦公場地、電信網絡、綜合配套等各項基礎設施服務,提供服務全程解決方案等。面向中小企業提供“租賃開發工具”“培訓適用人才”“推廣規范流程”“共同拓展市場”等服務,構建“技術平臺+實訓中心+產業聯盟”三位一體的服務體系,從而確立獨特的公共服務核心優勢。
作者:師蕾單位:太原理工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