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強化產品保護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鄉鎮(街道)人民政府(辦事處),縣級有關部門: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根據《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戰略》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意見》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其質量、聲譽等特性本質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批后以地理名稱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特色經濟,既表明了產品的地域特色和良好質量,又代表了產地的良好信譽。加大對地理標志的保護力度,對維護產品品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培育和提高特定產品品質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為經營者帶來巨大的商機,還將為地方政府發展區域特色經濟、優化產業結構開拓一條新思路。因此,積極推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對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二、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發展現代特色產業、振興地方經濟為目標,以保護和發揚民族傳統精品、保證質量特色、服務“三農”為宗旨,以特色產品實施地理標志保護為抓手,積極引導符合地理標志保護的特色產品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形成區域品牌,發揮名牌效應,提升品牌形象,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產品。
(二)工作原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與農(林)業產業化發展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申報工作與其他科技項目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的工作方式,推行“專業協會和農技推廣機構服務、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
(三)主要目標。以地理特征、人文歷史、特色品質為衡量標準,結合我縣主要特色產品種類和發展方向,大力推進具有資源優勢的特色產品開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將“隆昌夏布”、“隆昌土陶”、“隆昌素”、“隆昌白鵝”、“隆昌麻鴨”、“隆昌白兔”、“隆昌青石”等具有發展優勢的產品,作為申報地理標志產品的對象,進行重點突破,加大培育力度,實施階梯培育申報。到2015年力爭創建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資源普查,發掘、培育特色產品??茖W制定資源普查計劃,組織專門力量,深入開展傳統特色產品普查,全面掌握資源狀況、數量、類型、分布、品質特征、生產、加工、流通等情況。建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資源庫,把特征突出的優質產品列入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培育梯隊,有計劃有進度地進行申報。著力加強對重點產品的培育,引導特色產品按照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模式發展,進一步突出地域特色,做響質量品牌,彰顯傳統文化,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為發掘、培育和申報工作奠定基礎。
(二)規范標準體系,加強示范區建設。指導企業從生產環境、原輔料、工藝工序,到檢驗檢測和包裝、標志、儲存等各個環節,全面建立以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為一體的標準體系。積極推廣“公司+農戶+農業標準化+地理標志”的生產經營模式,加快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建設,通過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推進地理標志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注重保持基地規模,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逐步擴大基地面積,不斷實現產量的增長和收入的增加。切實提高環保意識,加強環境保護,大力實施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和無害化生產,加大對土壤、水質和空氣的監測,嚴格使用化肥農藥,切實降低有害殘留物,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努力實現地理標志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三)實施“名牌”戰略,實現協調發展。堅持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與大力實施“名牌”戰略的有機結合,加強地理標志保護與企業品牌的戰略聯動,以地理標志促進品牌的發展,以品牌效應帶動地理標志的發展,努力開創地理標志與品牌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四)扶持龍頭企業,發揮行業協會帶動作用。重點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發展,建立企業與農戶之間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良性機制,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形成一個龍頭企業示范一個產業、帶動一個地區的良好模式。引導建立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推進地理標志產品向企業化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發展,引導、組織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規范生產和市場秩序。延伸產業鏈條,進一步推動地理標志產品向深加工、精加工和產業化發展。
(五)強化監督管理,保證產品質量。逐步建立、完善有效的協調機制和保護體系,落實具體監管措施,嚴格質量要求。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經營者要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嚴格執行地理標志產品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嚴格過程控制,確保地理標志產品的獨特性和安全性。質監、工商、農業等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能職責,嚴格規范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不定期開展普查和清理,依法查處地理標志違法行為,防止假冒偽劣地理標志產品混入市場,有力地維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聲譽,切實保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成立隆昌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質監局),負責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日常工作,成員由農業、科技、工商、林業、水務、衛生、氣象、國土、環保、商務、宣傳等相關單位組成。各成員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和協調配合,合力推進我縣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在工作中,要切實加大檢查力度,確保目標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加大經費投入,建立激勵機制。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和多渠道投資格局。縣政府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納入“質量興縣”戰略,對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5萬元,并給予承辦單位一定的工作經費。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經費和獎勵經費等納入政府預算予以保障。進一步落實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配套的有關政策,支持生產要素向地理標志產品企業流動。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項目要納入發改、經信、科技等相關部門的項目計劃予以重點支持;對具有專利等自主知識產權或采用國際標準、國外先進標準的項目和產品以及技術貿易壁壘等重要地理標志產品的研究成果,在科技計劃的立項、驗收評審、成果獎勵工作時,優先予以支持;對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企業,在認定和推薦國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質量管理先進企業、創新能力建設等方面,同等條件下優先給予支持。
(三)加強宣傳培訓,加快隊伍建設。要高度重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各種新聞媒體和“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世界標準日”、“質量月”宣傳等活動,客觀公正地宣傳特色產業及特色產品的發展情況、帶動作用、工作成績,進一步擴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影響力。定期舉辦地理標志知識專題培訓班,培養一批熟悉地理標志制度,掌握申報程序、申報材料準備、標準制定、專用標志使用和監督管理的專業人才;不定期為生產經營者、行業協會等舉辦基礎知識講座,普及地理標志知識,增強社會公眾的法律觀念和意識,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