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四抓助推創優活動開展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是抓基層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鎮黨委為筑牢基層戰斗堡壘。先后對3個后進村級班子進行了充實調整。依托鎮業余黨校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等主陣地,扎實開展農村基層組織集中教育整頓活動。對2個村實行黨支部書記、主任“一肩挑”對3個村下派鎮干部兼任村黨支部書記。結合村“兩委”換屆培訓。先后培訓村干部12期1200多人(次)召開輔導講座4期,組織外出參觀學習3次。認真落實“一定三有”要求,為112名村干部辦理了養老保險,為36名離任村干部辦理了離任補貼,解決了村干部的后顧之憂。深化“協會、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致富能人聚在產業鏈,產、銷農民富在產業鏈”三鏈”建設實踐,馬鈴薯、畜草、蔬菜等各類專業協會建立黨支部6個,將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部,鼓勵185名致富帶頭人加入協會黨支部,120名貧困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促使黨員干部在促進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致富上發揮骨干帶頭作用。同時,狠抓黨委班子自身建設,緊緊圍繞“學習型、和諧型、務實型、創新型、廉潔型”五型”班子建設,堅持每周一次的黨委中心組學習,為15名班子成員確定了創先爭優活動聯系點,激發班子成員組織開展活動的激情和動力,調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活動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是抓中心工作。以公開承諾為抓手。鎮黨委多方籌資28萬元,創先爭優促落實。鎮黨委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推動產業開發、項目建設、城鎮建設、民生改善等中心工作落實的有效措施。力促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工作顯實效。今年。調運隴薯3號原種250噸、青薯9號200噸,建成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2600畝;完成塑料大棚650座、全膜雙壟溝播玉米3.6萬畝;規劃建設“一池三改”290座(間)簽訂青貯飼料定單7500畝;開挖引洮供水一期田間渠系配套工程渠道25公里,渠道襯砌34.69公里,管道埋設21.2公里;鎮區建設水沖式公廁2座,安裝道路兩側垃圾箱20個。各村黨組織注重民生保障工作,嚴格落實退耕還林、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村低保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共發放農村低保金895.68萬元,五保戶供養費8.96萬元,良種補貼資金34.54萬元、退耕還林”補助資金432.1萬元、家電下鄉落實補貼資金51.7萬元。
三是抓服務群眾。加快職能轉變。建立了一辦六中心”一辦”即黨政綜合辦公室,轉變職能聯民心。鎮黨委為更好地聯系和服務群眾。結合鄉鎮干部服務群眾“便民直通車”工程。六中心”即農業技術、農經財政、社會事務、矛盾糾紛應急排查調處、計劃生育、小城鎮建設等六個中心)服務組織體系和鎮、村、社三級便民服務網絡,進一步提升了服務質量和水平,實現了零障礙”零距離”全方位服務。同時,深入開展“一聯百”1名干部聯系約100戶農戶)民情大走訪和“進百家門、聽百家言、解百家難、暖百家心”四百”活動,向廣大農戶印發“便民服務卡”1.35萬張,走訪群眾4.8萬人次,發放意見征集表5.2萬份,征集意見建議512條,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20余件,為群眾辦理各類事項5.7萬件。立足于對黨員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困難時幫助,創新建立了54321即:五必訪、四比談、三確定、雙激勵、一保障)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目前,已走訪慰問黨員1373人。組織開展“佩黨徽、亮身份、樹形象、比奉獻”活動,增強了黨員的主體意識和服務意識,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四是抓經濟轉型。組織開展“轉型升級當先鋒、科學發展作貢獻”主題實踐活動。以轉變黨員干部工作作風、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打造區西南部物流集散地和綠色環保工業區為引擎,科學發展譜新篇。鎮黨委把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與推動科學發展、破解發展難題融為一體。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主線。為新一輪發展繪藍圖。各村黨組織組織雙強型和技術型黨員帶領群眾種植隴椒、芹菜、包菜等經濟型農業,促動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鎮黨委著力加快工業化進程優,優化投資環境,簽訂西大街農戶搬遷協議,完成加油站搬遷、垃圾處理廠、客運中心、暖泉廣場、交警中隊、農機修理市場等建設,全鎮已實施和擬實施的惠農項目22個,實際到位資金將達9000萬元以上,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5億元,集市貿易和商品零售總額達到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04元,經濟增速均高于全區乃至全市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