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學習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為一名**系統的工作人員,科學發展觀的學習顯得特別重要,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目的,是回答“為誰發展”的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使人民群眾成為發展的動力。馬克思說過,未來的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我們從事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理所當然地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了人民。我們黨的立黨為公的宗旨和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
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是其首要內容和中心內容,是回答“要不要發展”的問題。離開了發展,就無所謂什么發展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就是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看待發展。鄧小平說,“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之所以是“硬道理”,就在于它是一種客觀規律,又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首先,發展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種客觀規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尤其是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總是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人類終究會發展,一切阻擋者必將受到歷史的懲罰。“發展才是硬道理”,乃是一種客觀規律。及維護國家主權和獨立,離不開發展。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國家之所以經得起國際國內各種風浪的考驗,各項社會事業之所以取得巨大進步,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之所以不斷提高,歸根到底是由于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今后,從長遠一點來說,我們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立于不敗之地,也都要靠發展。因此說,鄧小平的“發展才是硬道理”,又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精神實質的高度概括。
科學發展觀還要回答“發展什么”的問題。這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既包括生產力和經濟基礎問題,又包括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問題全面發展就是社會各個方面都要發展,是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人的全面發展的統一,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統一。經濟發展是指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改善城鄉人民的生活條件;社會發展既包括實現政治民主、社會正義、司法公正、市場公平等,又包括發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人的全面發展,包括人的知識文化教育、從事生產活動的能力和本領、思想道德素質修養和人格品質的塑造等。強調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發展,還要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重視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面向21世紀的發展,不是單一目標的發展,而是一個多層次綜合目標體系的發展。
科學發展觀要回答“怎樣發展”的問題。這就是協調發展,基本內容主要是堅持“五個統籌”協調發展,就是促進有關發展各系統的協調,充分發揮各系統要素的優勢和潛力,使每個發展要素滿足其他發展要素的要求,完善整體功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就是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出發,以解決“三農”問題為重點,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實現城鄉良性互動;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使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趨于縮小,人均公共產品的占有趨于合理,享有的公共權益趨于均衡。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就是要使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特殊功能充分有效發揮;地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暢通便利;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和享受基本公共產品與服務的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地區之間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經濟技術合作不斷加強;地區之間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實現統籌規劃和互動協調。
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回答“怎樣發展才能保持永續性”的問題。可持續發展,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此,經濟社會發展要充分考慮人口承載力、資源支撐力、生態環境和社會承受力;既要考慮當前發展的需要,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的利益,又不能犧牲后代人的利益;要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人與自然協調互動,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統籌兼顧,這也是回答“怎樣發展”的問題。統籌兼顧,就是總攬全局,科學規劃,協調發展,兼顧各方。隨著經濟社會改革的深化、經濟結構調整的推進和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各種矛盾互相交織,必須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出發,做好統籌兼顧工作。統籌兼顧,實質是協調好改革和發展進程中各方面各領域各地區的各種重大關系。“統籌”的主體是黨和政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現代化,不是自發的過程,而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進行的廣泛而深入的歷史變革。統籌是對指導思想、指導方針和總體工作布置的要求,而不是把什么都“統”起來,不是要干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不該干預的事情。統籌兼顧,首先是做好“五個統籌”。統籌兼顧,就是要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統籌兼顧,就是要處理好涉及全局的重大關系。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形成統籌兼顧的利益協調機制,引導全體人民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統籌兼顧,要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當前,在政策和資金投入上,要向農業、農村、農民傾斜,向再就業工程、西部大開發、加快中部地區發展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事業傾斜,向生態保護傾斜。
科學發展觀把發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統的、協調的、可持續的過程,其內涵十分豐富,體現出鮮明特點:一是更加注重發展的人文本質。強調發展的宗旨和目的是為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滿足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二是更加注重發展的整體協調。強調各種發展要素的內在聯系和有效整合,實現各方面發展的良性互動。三是更加注重發展的持久永續。強調人口增加、生產擴大、消費升級都要適應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當代人發展要澤被子孫,建立長效機制。四是更加注重發展的多樣性。強調一切從實際出發,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發展特色,不搞單一的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