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freesexvideos第一次,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首頁 > 文章中心 > 智能網

智能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智能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智能網范文第1篇

關鍵詞:智能網;網絡優化;故障分析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為保障企業日常業務的正常運行和穩定運轉,傳輸網絡平臺通常選取組建智能網絡組網結構。本文從ASON智能網絡結構出發,主要介紹了智能網優化特性配置過程和智能網日常運維中常用的幾種故障處理分析方法。

1.智能網絡結構

智能網絡基本組成包括:智能網元、TE鏈路(一根站間光纖只包含一條)、ASON域和SPC軟永久連接。域由多個智能網元和多條TE鏈路組成。可以理解為整個網絡都屬于一個智能域。軟永久連接指智能電路或者智能業務。

2.智能網的優越性

(1)每個網元能夠自動搜索相鄰網元,自動知曉網絡拓撲。

(2)能為數據業務帶寬提供承諾,進行全方位保護和數據業務的無中斷保證,快速提供端到端業務。

(3)實時恢復機制帶來了帶寬利用率的極大提高,減少了環和環間轉接對帶寬的消耗,可以承載更多數據業務。

3.智能網絡優化

3.1 智能特性設置

網絡中心環采用智能光網絡設備,后期根據光纜情況,組建MESH網絡,無需更換設備,即可開通智能特性,實現最高級別的網格保護,提升帶寬利用率。

第一步:設置DCC通道

通過網元管理器中的通信接口進行DCC資源分配,選擇相應模式,每個站點均需設置。

第二步:設置節點ID

通過網元管理器進行節點ID管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每個網元都需要在推薦網段里選一個,需要在同一網段,但是相互之間不能沖突。

第三步:開啟智能特性

首先手動軟復位主控,然后打開智能特性管理功能,當智能運行狀態顯示為已啟動時,表示運行狀態正常。

第四步:上載網元

(1)通^配置管理中的智能拓撲管理,打開智能特性的網元列表,確認網管能正常檢測到已打開智能特性的網元,按實際業務情況修改或者創建智能域。

(2)關閉不提供智能特性的光口的LMP協議,將協議狀態設為禁止。設置主備網元,然后對相關網元進行數據配置。配置完成后選擇上載。

第五步:設置LMP協議

通過查詢LMP控制通道狀態,確認LMP控制通道處于正常狀態。再通過DCC管理中的速率配置,檢查智能光口是否為使能狀態。

第六步:關閉OSPF協議

將智能網元與非智能網元光纖連接的接口OSPF關閉。

第七步:TE鏈路搜索

光網元將自己的帶寬等信息通過TE鏈路出去,如果TE鏈路不通,那么所有的智能特性都將受影響。可以通過查詢控制通道狀態,觀察控制通道的狀態,通過配置和SDH智能業務管理中的TE鏈路管理選取可用鏈路進行全網同步。

第八步:創建智能業務

進行路徑搜索,完成后將主站點所有路徑升級為智能電路。將站點鏈路通過全量過濾進行SDH智能路徑管理,設置路由屬性。

3.2 智能特性故障定位方法

(1)告警指示燈

通過設備告警指示燈(機柜頂部的告警指示燈和單板告警指示燈)獲取告警信息,機柜頂部紅色代表緊急告警、橙色代表重要告警、黃色代表次要告警、藍色代表提示告警。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設備指示燈僅反映設備當前的運行狀態,只能反映設備告警級別,不能準確告知具體告警。適用于設備維護人員配合處理故障時使用。

(2)網管告警

通過網管獲取告警信息(例如設備當前存在哪些告警、告警發生時間、設備歷史告警等)。這里需要注意,在查看前,先同步告警――故障同步全網告警,刷新主拓撲。這種方法能夠獲取設備性能事件的具體數值,反映全網設備的故障信息,較為全面,適用于網管維護人員處理故障使用。

(3)環回法

有內環回與外環回、軟件環回與硬件環回等方法。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定位故障站點,初步定位單板問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環回會導致業務中斷。如果需要頻繁環回,最好將電路優化到其他路徑上或者鎖定電路的重路由功能,再進行此操作。頻繁環回和去環回也會導致告警的不停變化,會觸發業務重路由,并可能使可恢復式重路由業務錯誤地恢復,因此建議將電路優化到其他路徑上或者鎖定電路的重路由功能。

(4)替換法

用一個工作正常的部件去替換一個被懷疑工作不正常的物件如線纜、光纖、法蘭盤、電源、單板、設備等。這種情況適用于排除傳輸外部設備的問題,且故障定位到單站后,排除單站單板問題或者換插光纖,這種方法通常情況下禁止。如果的確需要進行此操作,需要先把相關光口上電路優化開,然后禁止此光纖的LMP校驗功能(控制通道和TE鏈路),并手工設置此TE鏈路遠端信息為0。在操作結束后,再恢復原有配置。

(5)更改配置法

更改時鐘配置可解決時鐘告警,進行指針調整;更改板位配置;更改時隙配置;更改單板參數配置。適用于有空余時隙、通道或槽位,一個VC4中部分時隙業務中斷的情況。

(6)儀表測試法

使用光功率計和OTDR。適用于處理設備對接問題和設備性能指標問題。

(7)其他

僅作為應急處理,臨時恢復業務。常用方法有:復位單板,單站重啟、重新下發配置、將業務倒到備用通道。需要注意最好不要在建立/刪除業務、重路由的過程中復位主控板,在網絡沒有其他故障的情況下進行此操作較好。復位后,最好巡檢系統狀況。智能業務的建立、刪除、優化、重路由等處理過程都需要主控板的參與,如果正在上述處理過程中復位主控板,可能會造成業務的丟失或數據的不一致,等主控板重啟后,就可能會產生殘留交叉,或者一些業務被錯誤地刪除。因此最好在網絡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復位操作,重啟后巡檢系統看有無異常發生。

結語

通過搭建多業務傳送平臺和智能網絡,可以構建建完善、可靠的承載網絡,解決企業急劇增長的業務需求和數據大容量、高可靠的接入,保障企業各業務的正常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智能網范文第2篇

論文摘要:在移動電話中引入智能是移動電話的發展方向,介紹了智能移動電話的特點、功能、發展現狀以及處理器和支持軟件協議,最后分析了智能移動電話的協議模型和網絡結構。

0 引言

智能移動電話(Smart Phone)是一種集中了最新通信技術、并能提供多種通信功能(特別是移動數據通信功能)的移動用戶終端設備。智能移動電話不僅能夠提供良好的基本話音服務,還應能夠提供豐富的附加功能。智能移動電話的網絡支持通信協議有WAP、Bluetooth等多種。其中WAP比較具有代表性。目前WAP協議已獲得了Nortel、Nokia、IBM、Ericsson、Motorola和松下等眾多通信公司的支持,并成立了世界WAP論壇。智能移動電話有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它不僅滿足了用戶的各種要求,而且它所帶來的各種電信新功能和新業務也會使網絡運營機構獲得相當可觀的增值收益。

1 智能移動電話

智能移動電話,由機殼、顯示器、操作面板、顯示燈及按鈕、端口、硬盤、電路板、電源及電纜等組成,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有系統控制模塊、移動電話模塊、編碼解碼器模塊、音頻視頻輸入輸出接口控制電路、圖像傳感器模塊、顯示器接口控制電路、操作面板接口控制電路、存儲器、DMA控制器、硬盤接口控制電路、短程無線通訊模塊、高速通信模塊、擴展功能模塊、軟件模塊i移動電話模塊、圖像傳感器模塊與音頻視頻輸入輸出接口控制電路相連,它們均與編碼解碼器模塊相連;編碼解碼模塊包括音頻編碼解碼器、視頻編碼解碼器及其組合,將模擬音頻視頻信號數字化或將數字音頻視頻信號模擬化:系統控制模塊分別與移動電話模塊、編碼解碼器模塊、音頻視頻輸入輸出接口控制電路、顯示接口控制電路、操作面板接口控制電路、存儲器、DMA控制器、硬盤接口控制電路、短程無線通訊模塊、高速通信模塊、擴展功能模塊相連,控制這些電路及芯片的工作過程。

1.1 功能智能移動電話(Smart Phone)是一種集中了最新通信技術,并能提供多種通信功能,主要是移動數據通信功能的移動電話用戶終端設備。①短消息業務(SMS)功能:具有這種功能的移動電話除了能打電話外,在它的小型屏幕上可以顯示數字、字母、中文漢字或其他文字信息,用來接收數字或文字的短消息。還可以與語音信箱相連接,在被叫移動用戶占線、關機或不在覆蓋區等情況下,呼叫能自動轉移到語音信箱,主叫用戶可在信箱內留言。當移動用戶不占線或開機時,將會提示被叫用戶,信箱中已有留言。短消息系統還可以與電子郵件系統、無線尋呼系統相連,實現語音信箱提示、股票市場及新聞信息、銀行查詢、交通、業務通告等多種信息的傳播。②收發電子郵件功能:具有這種功能的智能移動電話能夠接收和發送電子郵件。智能移動電話能夠通過移動電話網接入因特網中的電子郵件服務器,從而能夠操作電子郵件。智能移動電話還可具有“過濾”功能,能夠自動歸類篩選和“過濾”各種電子郵件。③因特網(WWW)瀏覽功能:具有這種功能的移動電話能夠接入因特網,能以普通文本格式或超文本標識語言(HTML)瀏覽萬維網(WWW)。它的瀏覽工具是移動電話的專用軟件工具,操作時比計算機使用的瀏覽器更為簡便。④信息管理功能:具有這種功能的智能移動電話具有較強的個人信息管理(PIM)功能,例如能組織管理用戶的“通訊簿”、“筆記本”等日常文件,起組織管理器(Organiser)的作用。⑤各種商業應用功能:這種功能可供專業人員在特定的范圍內應用,例如保險公司的職員可以用智能移動電話管理保險單、銀行職員可以用智能移動電話進行帳目管理等等,可以在智能移動電話上開發出本機構內部使用的應用軟件。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不少能實現部分上述功能的智能移動電話。⑥通信器(Communi-cator):有些智能移動電話具有許多計算機功能,能支持大多數的因特網協議。這類智能移動電話機的人機接口、特別是顯示屏做得比較豐富、友好,因此又稱之為“通信器”。例如,一種叫做"Webphone(萬維網電話)”的智能移動電話,具有7.5英寸的液晶顯示器,融合了因特網和萬維網的接入功能,通過按鍵上網,能全屏幕支持HTML、HTTP、Java、虛擬機和TCP/IP協議。又例如:諾基亞公司推出的“9000Communicator”智能移動電話,具有較強的個人信息管理功能,可以打全球通移動電話、接入因特網、瀏覽萬維網、收發電子郵件以及傳真等。

1.2 種類智能移動電話主要有:增值型智能移動電話(ValueAdded Phone)、話音集中型智能移動電話(Voice Centrilc SmartPhone)、通信器(Communicatior)和移動數據卡(Data Cards)。①增值型智能移動電話。這種移動電話能夠提供具有增值特點的附加業務。例如,Alcatel的One Touch Pro和Philips的Genie等。這類移動電話可以提供許多有市場價值的商業業務,可提供安全的預付費業務但不需要在網絡上增加額外的軟硬件投資。②話音集中型智能移動電話。這種電話比較典型的有將要推向市場的Nortel的Orbjtor和Motorola的MAP移動電話,可以讓用戶瀏覽Internet,具有收發E-mail的功能和周期性的文件管理功能。③通信器。通信器中比較典型的有IBM的Simon、Nokia的Nokia 9000以及Toshiba的Ge-nio等,能夠支持大多數的Internet協議。④移動數據卡。移動數據卡中較典型的有Ericsson的GC25和Nokia的蜂窩卡電話,接口采用的是PCMCIA標準,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各種計算機里。

1.3 處理器和支持軟件①智能移動電話的處理器。當前的智能移動電話的CPU大都使用RlSC芯片和Intel公司的Pentium系列芯片。②智能移動電話的支持軟件。例如,UP(Unwired Plan—et),Geoworks,Microwave,以及PsionSoftware和Sendjt等。

1.4 通信協議模型和網絡結構①WAP通信協議模型。WAP協議模型分為4層。它們分別是無線傳輸層WTL(Wireless Trans-mmission Layer)、無線傳輸安全層WTLS(Wireless Transmmis-sion Layer Security)、無線對話層WSL(Wireless Session Layer)和無線應用環境層WAE(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等。這些協議層分別由WAP Proxy服務器和智能移動電話支持。WTL是一種傳輸層的協議。它允許在多種移動通信標準的基礎上實現不同的數據報傳送。WTL能夠支持面向連接和面向事務處理的數據傳送業務。WTLS能實現無線接口上數據傳送的鑒權和加密,并可與現存的一些加密算法(如GSM中的A3和A5算法)兼容。WSL主要完成高層協議之間對話的生成和控制,它可以實現對客戶(智能移動電話)和WAP服務器之間傳送消息中的對話字段的識別和控制。WAE是面向網絡應用的協議層,直接生成WML應用程序。WAP協議是一種端到端的協議,只要求智能移動電話和WAP Proxy服務器(WAP服務器)支持即可,并不要求現有的移動通信網絡協議做任何的改動。②智能移動電話的網絡結構。智能移動電話在實現其智能功能時還需要網絡的支持。需要在網絡上配備智能移動電話網關服務器。實際上這是一種客戶服務器(Client/Server)結構,智能移動電話作為“客戶”。網關服務器用來連接移動網絡和Internet,提供安全、登記以及網關功能。智能移動電話和網關服務器共同支持無線應用協議(WAP)。目前在網絡中運行的網關服務器有UP的HDTP網關服務器和Sendit的ISCA服務器等。

2 移動智能網

移動智能網是智能網最為成功的應用,如何在現有已廣泛部署的移動智能網系統基礎上,實現移動智能網向下一代系統的平滑演進是智能網技術能否順利發展、并在下一代網絡的業務提供中仍占據重要位置的關鍵。在3GPP對3G核心網絡的規范化過程中,提出了VHE/OSA《虛擬歸屬環境/開放業務體系結構)的概念。它繼承了智能網的思想精髓,高度抽象了底層網絡的能力,通過標準接口向第三方開放,使得任何業務提供商、企業或個人均可方便地開發業務和應用。這種結構充分體現了網絡發展的趨勢,成為移動智能網技術發展的指導和框架。在VHE/OSA原則和框架范圍內,移動智能網技術的發展體現在以下6個方面。①從現有電信式框架結構向適應于綜合網絡環境、基于開放接口的開放式業務提供框架結構發展。②業務控制功能的分布和接口開放性。在現有智能網接口協議INAP、CAP等的基礎上,結合分布對象技術、中間件技術、移動技術、各類開放API技術,實現業務控制功能提供的開放性及向網絡邊緣的分布。③開放式業務創建機制及環境的開發。現有的SCE很可能將不再可用。新的業務創建環境通過對通用業務腳本類型及軟件(包括VoiceXML、CGI Script、Java Servlet等)的支持,實現真正的第三方業務創建。④新的業務管理機制的提供。隨著智能網體系從封閉走向開放,業務管理將完成更為復雜、嚴格的業務及用戶的鑒權、驗證及管理工作。⑤移動智能網SDF向IP領域的擴展。Internet中各類數據源的引入要求SDF支持多格式、多協議的數據類型處理,并提供靈活、統一的接入方式;SDF與HLR、AMF等功能實體逐步實現融合,最終成為3G網絡中HSS的組成部分:SDF的數據處理能力的智能化發展。⑥SRF的功能增強和向Internet的擴展。實現SRF功能的獨立智能外設由單純的資源提供系統向具有更多智能的業務執行系統演進;Internet中豐富的多媒體資源類型也將成為SRF資源處理的主體。

智能網范文第3篇

關鍵詞:智能網;容災系統;SCP;SMP;切換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17-4083-04

1 概述

智能網是在交換網基礎網絡結構上,為快速、方便、經濟地提供電信新業務(或稱增值業務)而設置的一種附加網絡結構。智能網以其快速、經濟和靈活的特點深得運營商的認可和用戶的喜愛,現網的用戶規模以千萬計。而隨著現網SCP集成度的不斷提高,單臺設備容量的不斷擴大,任意一臺SCP斷服將會帶來大規模的用戶投訴,給運營商的聲譽和經濟效益帶來不良影響,因此建設智能網容災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2 智能網簡介

2.1 智能網網元

智能網主要由業務交換點(SSP)、業務控制點(SCP)、業務管理系統(SMP)等幾部分組成。

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是連接現有移動網與智能網的連接點,提供接入智能網功能集的功能。SSP可檢出智能業務的請求,并與SCP通信;對SCP的請求作出響應,允許SCP中的業務邏輯影響呼叫處理。

SCP(Service Control Point)是智能網的核心構件,它存儲用戶數據和業務邏輯。SCP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來的查詢信息并查詢數據庫,進行各種譯碼;同時,SCP能根據SSP上報來的呼叫事件啟動不同的業務邏輯,根據業務邏輯向相應的SSP發出呼叫控制指令,從而實現各種智能呼叫。無線智能網所提供的所有業務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SCP中,SCP與SSP之間按照無線智能網的標準接口協議進行通信。SCP一般由小型機、高性能刀片服務器和大型實時高速數據庫組成,要求SCP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SMP(Service Management Point)由計算機系統組成。SMP一般具備5種功能,即業務邏輯管理、業務數據管理、用戶數據管理、業務監測以及業務量管理。在業務生成環境中創建的新業務邏輯由業務提供者輸入到SMP中,SMP再將其裝入SCP,就可在通信網上提供該項新業務。

2.2 智能網業務

2.2.1 VPMN/短號業務

VPMN/短號業務主要利用智能網平臺給集團客戶提供內部短號等功能,并在資費上給予一定的優惠,增加用戶粘性。由SCP負責長短號翻譯功能,計費功能由SCP或者BOSS系統處理。

2.2.2 家庭v網業務

家庭v網業務和VPMN業務類似,主要利用智能網平臺給家庭客戶提供內部3位短號等功能,并在資費上給予一定的優惠。由SCP負責長短號翻譯功能。

2.2.3 家庭手機業務業務

家庭手機業務是是基于智能網平臺建設的一套業務系統,其依靠基站定位技術,能夠根據用戶呼叫時的所在區域(如家庭、辦公場所)提供呼叫優惠。用戶在優惠區域內的通話享受資費優惠,而在優惠區域外則按照一般的通話資費標準進行收費。

2.2.4 欠費風險控制業務

欠費風險控制是利用BOSS系統的信用控制能力及對客戶欠費風險的分析能力,結合智能網的呼叫控制能力,對有欠費傾向的用戶進行通話的實時監控,即BOSS系統根據用戶的通話行為特征或其他特征分析其是否為有欠費傾向的用戶,若是,則將其呼叫觸發到SCP上,利用SCP對用戶的通話時長進行監控并在需要時實時切斷用戶通話。

2.2.5 充值業務

VC(充值中心),存儲充值卡的信息,用戶通過撥打接入碼觸發至統一充值SCP,SCP根據用戶輸入充值卡的密碼,選擇相應的VC進行充值卡的鑒權。

3 智能網容災系統建設方案

3.1 智能網系統風險分析

3.1.1 存在的風險

智能網系統中包括SCP、SMP和VC等設備都是由小型機或者刀片服務器構成,屬于計算機系統。而計算機系統在作為電信業務支撐系統核心時,會面臨如下運行風險:

1)自然災難,如火災、地震、洪水、颶風等,還有其他因素引發的災難,如區域性電力系統故障、制造的爆炸等造成的災難;

2)設備故障,主機CPU、硬盤、內存等硬件單元的故障,網絡設備的故障,存儲設備的故障;

3)人為原因,IT系統管理人員的誤操作、來自網絡的惡意攻擊、計算機病毒發作等造成的災難;

4)除了這些災難造成的計劃外停機,客戶在使用業務系統的過程中進行的備份、升級、維護等操作也可能造成業務停機。

3.1.2風險對業務影響情況

1)短號業務

短號業務包括VPMN、INT和家庭v網業務,如果承載短號業務的SCP斷服,則會造成用戶無法使用短號撥打被叫,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多次重復呼叫也會大量占用無線信道和核心網交換機的資源,而用戶采用長號撥打通話則不受影響,但無法享受資費優惠,引起用戶的投訴和雙倍返還風險。

2)家庭手機業務

家庭手機SCP斷服的情況下,用戶撥打電話可正常接續,但不享受在優惠區域內的資費優惠政策,也會引起客戶投訴和雙倍返還風險。

3)充值業務

無論是充值SCP還是VC斷服,用戶都無法通過撥打充值電話給手機充值,由于充值業務客戶分布在全國,影響的規模較大。

4)欠費風險控制業務

欠費風險控制SCP發生故障的情況下,對用戶使用各項業務均不產生影響,但是由于無法及時中斷有欠費風險的用戶使用業務會給運營商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5)容災效果分析

由于目前智能網業務中,短號業務的用戶規模最大,故障帶來的影響面最廣,存在的風險最大,因此建議智能網容災系統對網絡中的短號SCP進行容災。針對不同的風險場景,智能網容災系統所能達到的容災效果如表1所示。

4 智能網容災系統建設方案

目前,業界主流的智能網容災系統有兩種建設方案。

4.1 基于SMP同步建設容災系統

由于短號用戶的開銷戶信息均由BOSS系統通過同一套SMP同步到各個短號SCP上,因此通過SMP系統來同步生產節點和容災節點之間的數據成為一種建設方式。

容災系統上線時做一次基礎數據同步,同步現網已有用戶和業務數據。對于新開戶用戶,SMP在接收到BOSS請求時,在將數據發到主用節點的同時,直接把用戶數據都備份到容災節點中。

故障切換:系統正常運行時,容災節點分配獨立的信令點,空載運行。一旦某個主用SCP節點發生故障時,通過在STP上設置局數據,將尋址路由信息指到容災節點上,容災節點立刻拉起數據庫軟件和應用軟件,整個切換過程需要15分鐘左右。

災難恢復:當生產設備完成故障處理,確認業務可以割回后,可在當日業務閑時進行割回操作。容災系統接管業務時產生的業務及用戶數據變化,在割回后完成手工同步。

基于SMP同步的方案,優點是對現網的改造量小,沒有容量的限制;缺點是不能同步實時動態數據,對SMP的要求較高,現網應用較少。

4.2 基于第三方軟件建設容災系統

基于第三方軟件同步的原理是在主用節點和容災節點上安裝容災軟件,通過容災軟件提供了周期性復制文件功能,通過在生產機和容災機之間配置用戶級信任關系,容災軟件可以定時掃描生產機上所配置的文件或目錄,如果文件有更新,則會將文件通過rcp、scp(secure copy)方式同步到容災機。

該方案的切換流程、災難恢復流程和SMP同步方案類似,也是通過在STP上設置局數據,將故障SCP的信息改為路由到容災節點上,從而實現故障接管。

基于第三方軟件同步的方案,優點是可以進行實施數據同步,對SMP沒有影響,現網應用多;缺點是對容量有一定的限制,且由于要購買第三方軟件,投資較高。

5 智能網容災系統建設建議

由于SMP同步容災方案無法同步實時用戶數據,且應用成熟度較差,建議運營商采取第三方軟件同步方案建設智能網容災系統。

在實際組網時,應根據現網的設備數量和容量的情況,在現網設備較多的情況下,建議采用N+1容災備份方案,具體如圖4所示:

6 結束語

隨著設備集成度的不斷提高,智能網系統的容災必要性和緊迫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各省應根據自身設備的特點和業務開展情況,合理的選擇容災的業務類型和建設方式,最終的目的是要求達到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業務,減少用戶投訴,提高客戶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廖建新,王晶,郭力.移動智能網[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1.

智能網范文第4篇

智能網(IN)是在原有的通信網絡基礎上為快速、方便、經濟、靈活的提供新的電信業務而設置的附加網絡結構。SNMP即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TCP/IP網絡管理框架,跟TCP/IP一樣成了事實上的計算機網絡管理國際標準。

本論文主要討論SNMP和智能網互連的解決方案。首先分別介紹了智能網和簡單網絡管理協議,隨后進行SNMP與智能網互連的研究。最后,采用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使用支持UML語言的可視化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進行了建模,并在文末給出建模的原理、方法和最后成果。

【關鍵詞】

智能網(IN)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網絡管理 統一建模語言(UML)

目 錄

第一章 概述 6

略…………

第二章 智能網(IN) 7

略…………

第三章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 15

略…………

第四章 SNMP與智能網互連的研究 24

略…………

第五章 UML和Rational Rose 28

略…………

第六章 用Rose進行建模 34

略…………

第七章 結束語 43

略…………

參考文獻 45

致 謝 46

附錄一 英文縮寫詞 47

附錄二 外文翻譯之原文 48

附錄三 外文翻譯之譯文 57

:26000多字的論文、12000多附錄、3700多全文簡介、1700多開題報告、3300多中期報告

有PPT論文演示、有中英文摘要、目錄、圖、參考文獻等。

附帶源程序,需ROSE環境運行,文本格式可看源代碼

價格400元

源程序完整,但該論文主旨為SNMP與智能網互連的建模。模型建立后可根據該模型利用VC++ OR VB 等開發工具進行編程設計。關于建模可參考以下兩點:

1、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是一種面向對象的建模語言,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們對軟件系統進行面向對象的描述和建模,它可以描述這個軟件開發過程從需求分析直到實現和測試的全過程。

2、Rational Rose是分析和設計面向對象軟件系統的強大工具,可以幫助先建模系統再編寫代碼,從而一開始就保證系統結構合理。利用模型可以更方便地捕獲設計缺陷,從而以較低的成本修正這些缺陷。

由于該論文有一個大題目并由一個設計小組共同完成的,分為三個部分。而本論文《SNMP和智能網互連》主要討論SNMP和智能網互連的解決方案,屬于前期性工作。與一般畢業設計所理解的源程序略有不同。

適合郵電類計算機專業的畢業論文,其它兩部分有論文但沒有程序,如需要可另外購買。

另注:此文寫作日期為2000年7月

智能網范文第5篇

一、寬帶智能網研究的內容

未來的信息網絡將朝著寬帶化、個人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單一媒體的話音業務或數據業務已逐漸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人們希望能夠通過多媒體的方式進行信息交互。這些多媒體業務包括寬帶視頻會議、VoD以及B-VPN等。多媒體業務的特點是對QoS要求較高,需要較高的帶寬,一般都涉及多用戶、多連接、多媒體。目前,實現多媒體業務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種平臺,一種業務的資源很難為另一種業務所共用。所有這些造成多媒體業務使用成本高,業務的靈活性較差,所以盡管寬帶多媒體業務具有潛在的巨大市場,但是由于使用價格昂貴,普通用戶不敢使用,造成市場拉動缺乏,限制了它的發展。

寬帶智能網就是研究在以ATM為基礎的寬帶網絡上利用智能網技術如何開發各種多媒體業務。寬帶智能網不是簡單地將多種業務集成,它的目的是要實現一個可編程的業務平臺,實現業務的靈活加載、擴展和新業務的增加。與以往的業務提供方式不同,寬帶智能網能夠在一個平臺上提供多種業務,實現不同業務之間的資源共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多媒體業務的運營成本,使用戶更容易接受;寬帶智能網使得業務的擴展更加靈活,這樣能適應不斷增長和變化的客戶化需求。由此可見,寬帶智能網能有效地解決當前寬帶網絡提供多媒體業務的瓶頸問題。

二、寬帶智能網的體系結構

1、體系結構

B-SSP由ATM交換機擴展而成,除了接續功能外,B-SSP上有基本的呼叫狀態模型,它能向B-SCP提供詳細的呼叫事件,這些呼叫事件作為DP點的形式出現。按照業務的需要,B-SCP可以在基本呼叫狀態模型中設置需要上報的DP點。呼叫狀態模型監視每個呼叫的狀態,將觸發的DP點事件上報給B-SCP,使B-SCP能夠實現對整個呼叫過程的監控。

B-SCP作為業務控制點,包括SCF和SDF功能實體。B-SCP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業務邏輯的執行。對于每個業務,B-SCP都有一個業務輪廓文件,用于記錄業務、用戶相關的信息。B-SCP可通過監測B-SSP上報的呼叫事件對B-SSP控制,從而達到控制呼叫過程的目的。業務過程中,B-SCP可以通過B-IP進一步收集用戶信息,以確定業務邏輯如何進行。根據業務需要,B-SCP能在網絡中尋找合適的B-IP來提供特殊資源。此外,B-SCP還能實現計費等多種功能。B-SCP通過B-INAP協議與各個實體交互信息,協調各個功能實體。

-IP有兩個功能:一是與用戶的交互,收集用戶信息,上報給B-SCP;二是提供特殊資源,以適合不同的寬帶多媒體業務。B-IP提供的特殊資源有:視頻會議橋、導航菜單、協議轉換器等。B-IP是在傳統的智能外設基礎上引入寬帶的能力,包括寬帶連接、多媒體應用等。在寬帶環境下,B-IP功能大大增強,要求它包含一定的業務邏輯和處理能力,即在B-IP中也引入智能。

B-INAP協議建立在NO.7信令之上,通過NO.7信令傳輸。它主要定義了IN中各個功能實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操作、參數和差錯等。B-INAP支持寬帶網絡中新增加的能力,如多方呼叫提供,修改呼叫連接配置特征,協商連接特征,多方連接支持,第三方呼叫控制建立等。

有關UNI和NNI信令在其它文獻中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2、業務實現

在寬帶智能網的體系結構下,可同時支持多種多媒體業務。視頻會議是一種由多方用戶參與,會議過程中使用聲音、圖象和文本等多種媒體的復雜業務。作為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業務,它的實現會為其它業務的實現有所啟發。下面介紹通過寬帶智能網實現視頻會議業務的方法。如圖2所示,B-SCP中有一個視頻會議的業務輪廓文件,可對整個業務過程進行控制。B-IP作為視頻會議的服務器提供視頻、音頻、數據的橋接功能。B-SSP負責接續,各終端通過B-SSP連接到B-IP上。會議的過程如下:

1)會議的準備階段

每個參加者都必須主動地撥入一個預先決定了號碼(包括會議標識)來建立連接。這個號碼是對外公布的,參加會議各方的地位平等。參加會議的各方通過撥號連接到B-IP上,進行注冊會議的聲明。B-IP通過B-INAP信令上報信息給B-SCP,在B-SCP形成全局業務輪廓文件。會議業務的激活可以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預先設置啟動會議的時間;一種是統計要求加入會議者是否到達預定的數量。當條件滿足時,B-SCP按照業務邏輯命令B-SSP向已經注冊的用戶一個接一個地發出呼叫,會議處于進行狀態。

2)會議進行過程

在會議注冊以后,若會議開始,B-SCP首先發命令將B-IP上會議實例激活,B-SCP將業務輪廓文件交給B-IP,B-IP根據業務輪廓文件初始化。會議過程中,B-IP負責基本的會議功能控制,并能實現會議的高層管理,包括監視會議和記錄用戶等。會議結束后,B-SCP關閉會議實例。正常情況下應該由系統拆除連接,即B-SCP拆除會議連接,B-IP整理信息(如與計費相關的呼叫、連接情況)上報給B-SCP。

用IN思想實現視頻會議與傳統的方法不同,具有以下優勢:

1)信息傳輸與業務控制相分離,當通信平臺演進時,采用IN方式可以平滑過渡不會影響用戶接口,同時使得業務控制的管理和維護更加方便。

2)IN對網絡資源的動態分配可以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

3)業務提供方式靈活,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要求和網絡的變化進行調整。

4)面向公網為接入用戶提供業務,網絡建立后,可以在一種體系下提供多種業務,而不是為某一特定用戶,特定業務所設計。

三、國內外研究動態

當前,提供基于窄帶增值業務的智能網技術已有相當大的發展,但是對于提供寬帶多媒體業務的寬帶智能網技術尚不成熟。IN與寬帶網絡的綜合是當今電信界研究和討論的熱點,此項研究剛剛起步,在國外也未形成定論,還沒有成熟的產品出現。

1、IN的標準化進程

1992年ITU-T正式推出INCS1標準,定義了許多基于PSTN的智能業務;1997年ITU-T推出INCS2標準,該標準主要研究智能網的網間互連網間業務,實現智能業務的漫游。目前ITU-T正在積極研究INCS3和INCS4的標準,INCS3和INCS4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網、Internet與智能網綜合方面的研究。預計1999年初推出INCS3標準,而寬帶智能網作為INCS4的主要內容正在加緊研究中。

2、國外研究情況

歐洲和北美各大電信組織,都在積極開展寬帶智能網的研究,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ACTS的INSIGNIA計劃、以及EURESCOM的P506(或P607)計劃。ETSI也成立了一個聯合工作組以研究智能網與寬帶網絡的一體化問題。

P506和P607計劃的目標是從現有的IN和寬帶網絡的體系結構出發,研究各自如何適應對方的體系結構,最終得到一個IN和B-ISDN綜合的統一功能結構。具體方法是從研究寬帶視頻會議、寬帶廣播電視、寬帶VoD和寬帶虛擬專用網四個業務的實現方法入手,每個業務都按需求分析、靜態模型的動態模型建立過程進行研究。

INSIGNIA計劃的目的是在ATM平臺上實現并演示智能網與寬帶ATM信令綜合。INSIGNIA計劃側重于實現方面,它是采用智能網技術在歐洲跨國的寬帶網試驗床上實現寬帶視頻會議、寬帶VoD和寬帶虛擬專用網等多媒體業務,推出了寬帶智能網的試驗網。INSIGNIA計劃的目標是要定義、實現、演示在ATM平臺上智能網與寬帶網絡的信令綜合,在跨越歐洲的ATM網絡各國的主機平臺上提供寬帶業務。

3、國內研究情況

北京郵電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從1992年開始智能網的研究,于1995年底開發出嚴格遵照ITU-T標準的CIN01智能網系統,經過一年多的實用化工作和產品更新,CIN01已升級為CIN02,并已在網上運行,可提供基于PSTN的多種話音增值業務。進而,于1996年開始對基于CS2的移動智能網進行了研究與開發,目前,移動智能網的試驗網已經在廣東肇慶試運行成功,能提供包括預付費、移動VPN等多種業務,下一步工作是完善系統和加速成果的產品化進程。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課題的支持下,北京郵電大學于1997年啟動了寬帶智能網的研究。我們的試驗系統是基于北京郵電大學自行研制的BTC-9500AATM交換機,對中國智能網CIN02相關功能實體SCP、IP、SDP等進行增強和改造,并研究寬帶網絡環境下B-INAP的定義,支持視頻會議、VoD等多種多媒體業務的提供。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

1)研究寬帶多媒體新業務的業務規范的統一形式化描述方法及業務流程、信令系統。

2)研究統一功能結構模型的改進與完善。

3)研究支持寬帶多媒體新業務的基本呼叫狀態模型。

4)研究寬帶智能網下的B-SSF、B-SCF、B-SRF的功能擴展。

5)研究IN與寬帶網絡綜合的演進途徑。

四、寬帶智能網的問題

作為一種新技術,寬帶智能網的發展也面臨著許多問題。主要概括如下:

1.超前沒有標準。ITU-T把寬帶智能網放在INCS-4的研究范圍,但是標準何時出臺還沒有期限。雖然沒有標準,我們也決不能消極等待,應該積極研究寬帶智能網技術,并向ITU-T提交建議草案,影響標準的制定。

2.Internet的威脅。近幾年里,Internet發展勢頭強勁,但是Internet在近期內還不可能圓滿地解決多媒體業務的QoS問題,而ATM面向連接的信元交換方式能保證多媒體業務QoS,并具有完整的信令協議,所以ATM在骨干網方面有優勢。ATM的缺點是協議復雜,在實現上困難很多。為了克服協議復雜性的缺點,現在有關方面也正在提出輕型的ATM協議。

3.缺少“殺手”應用(KillerApplications)。雖然寬帶智能網提供的視頻會議、B-VPN等業務有一定的前景,但是由于使用價格昂貴,應用范圍主要是大公司或國家機關,所以還應該開發出能為廣大用戶所易于接受,樂于使用的多媒體業務,這對于刺激需求、帶動相關領域的研究都有重要意義。

4.寬帶智能網仍然是通過集中的SCP提供業務,SCP成為業務提供業務的瓶頸,這可能帶來可靠性以及性能等若干問題。所以如何提供一種分布的IN體系結構,對于IN的發展也很重要。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國通信網絡事業發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經驗告訴我們,我們既應引進、吸收和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經驗,同時也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走一條適合我國的寬帶智能網發展的道路,并有所創新。我們認為:

1.中國的寬帶智能網應該發展而且必須發展,利用寬帶智能網提供多媒體業務具有巨大的潛在市場。如果不抓緊研究,我們又會在這一領域落后于國外水平。現在國外也只是在作原型系統,還沒有產品出現。在國外產品占領中國市場之前,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產品,并占領相當的市場份額,以防止國外技術的壟斷。

2.在研究開發過程中,還應該緊跟標準和國外重大的研發計劃,保護技術上的領先。同時應密切注意新興技術對這一領域帶來的沖擊和影響。

3.穩步發展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寬帶智能網需要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撐,但是我國寬帶網絡基礎薄弱,究竟將來采用什么樣的技術組建寬帶網絡還需要論證,所以必須采取漸進的方式。因為寬帶網絡投入巨大,如果一擁而上,容易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

五、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麦盖提县| 开原市| 平谷区| 澄迈县| 罗源县| 广河县| 阿拉尔市| 馆陶县| 香港 | 锦州市| 松原市| 黄平县| 嘉黎县| 长汀县| 来宾市| 汉寿县| 阿巴嘎旗| 泗洪县| 阜康市| 郸城县| 鲜城| 井陉县| 友谊县| 金沙县| 屏边| 阳西县| 仁布县| 临泉县| 弥渡县| 滨海县| 新安县| 富裕县| 余庆县| 库车县| 彭泽县| 临西县| 兴和县| 策勒县| 微山县| 嘉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