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freesexvideos第一次,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老年性高血壓

DOI:10.14163/ki.11-5547/r.2017.12.05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rbesarta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16 senile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rbesartan capsules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rbesartan capsules combin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blood pressure situation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84.48% than 65.5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563, P0.05).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Irbesartan; Amlodipine besylate dispersible tablets; Senile hypertension

老年性高血菏親畛<的慢性病, 可合并多種疾病, 也是誘發老年人冠心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1-4]。本研究中, 作者采用厄貝沙坦膠囊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療了58例老年性高血壓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6年10月在東莞市大嶺山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老年性高血壓患者116例, 其中男67例、女49例, 年齡60~79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8例。觀察組男35例、女23例, 平均年齡(70.5±4.2)歲;對照組男32例、女26例, 平均年齡(71.3±5.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厄貝沙坦膠囊(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3583)治療, 起始劑量為0.15 g/d, 根據病情可增至0.3 g /d, 1次/d。

1. 2. 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 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黑龍江澳利達奈德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00017)治療, 初始劑量為5 mg/次, 根據病情可增至10 mg/次, 1次/d。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血壓情況。

1. 4 療效評價標準[5] ①顯效:治療8周內, 舒張壓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 kPa)并降至正常, 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治療8周內, 舒張壓下降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4例(58.62%)、有效15例(25.86%)、無效9例(15.52%), 總有效率為84.48%(49/58);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29例(50.00%)、有效9例(15.52%)、無效20例(34.48%), 總有效率為65.52%

(38/58);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63, P

2. 2 兩組患者血壓比較 治療前, 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 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高血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疾病, 而且老年人往往病理生理特點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治療難度大, 極易導致靶器官損害[6-10]。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AngⅡ)受體抑制劑, 可通過選擇性地阻斷AngⅡ與AT1受體的結合, 抑制血管收縮和醛固酮的釋放, 產生降壓作用[11-14]。楊波等[2]觀察了尼群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的療效, 認為采用尼群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性高血壓具有較好的療效。周丹鳳[3]比較了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病的療效, 認為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比較, 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較好, 不良反應更少, 且更為經濟。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 可與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合用治療高血壓[11-14]。鄭輝等[4]觀察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患者的療效, 認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于治療高血壓療效顯著, 安全性較高。孫金棟等[5]探討了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透析高血壓的療效, 認為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透析高血壓療效要優于單用氨氯地平。

本研究中, 作者觀察了厄貝沙坦膠囊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療58例老年性高血壓的療效, 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4例(58.62%)、有效15例(25.86%)、無效9例(15.52%), 總有效率為84.48%(49/58);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29例(50.00%)、有效9例(15.52%)、無效20例(34.48%), 總有效率為65.52%(38/58);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63, P0.05);治療8周后, 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本組治療前,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

綜上所述, 厄貝沙坦膠囊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的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 張新亞, 魏紅云. 老年性高血壓治療進展的研究.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7):155.

[2] 楊波, 李謹俐. 尼群地平聯合厄貝沙坦用于老年性高血壓療效觀察.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16):117-118.

[3] 周丹鳳.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療高血壓病的療效及經濟學探討.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6, 16(6):753-755.

[4] 鄭輝, 林力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 11(4):64-66.

[5] 孫金棟, 於華敏, 史明娟, 等. 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透析高血壓的療效觀察.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6, 36(3):73-75.

[6] 鄧明堯, 吳國平, 羅桂嬌. 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評價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老年性高血壓療效.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0, 16(7):859-861.

[7] 張陶莉, 張春曉. 厄貝沙坦聯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伴高尿酸血癥. 中國臨床醫生, 2011, 39(12):25-27.

[8] 李娜, 郭曉東, 劉潤梅, 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厄貝沙坦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及血壓變異性的影響.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2, 12(12):2356-2358.

[9] 郭東, 吳震平.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中國臨床醫學, 2009, 16(5):752.

[10] 王雪清.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研究. 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13(9):23-24.

[11] 壽飛燕, 趙振華, 楊芳芳, 等.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觀察. 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4):676-678.

[12] 韓延輝, 董平栓, 來利紅, 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老年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評價以及對血漿Apelin-12的影響. 現代預防醫學, 2013, 40(8):1585-1587.

[13] 王鳴凱, 孫曉暉. 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厄貝沙坦治療高血壓合并高尿酸血癥的臨床效果觀察.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4(6):559-560.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第2篇

1 病因病機

蓋國忠指出,肝氣上逆是發生高血壓病的重要原因[2]。賈斌認為,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病因可能是家族遺傳、飲食習慣、肥胖、吸煙、酗酒、職業、環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3],病機為素體陽盛,肝腎陰虧,肝陽上亢;王傳禮[4]認為是因情志、飲食及勞欲等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以肝陽上亢為主,久延傷陰,形成肝腎陰虛和血瘀,基本病機應為陰虛陽亢、肝腎不足、血脈瘀阻;唐芳[5]認為本病的基本病機為素體陽盛,肝陰不足,加之憂郁惱怒,氣郁化火,風陽升動,上擾清竅而致。王勉等[6]認為本病與肝、腎兩臟有關。機制主要為上實下虛,上實為肝氣郁結,肝火、肝風上擾,氣血并走于上;下虛為腎陰虛損,水不涵木,肝失滋養,而致肝陽偏盛。

2 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癥候特點

鄧鐵濤歸結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證見:頭暈、頭痛、心煩易怒、夜睡不寧、或頭重肢麻、口苦口干、舌微紅、苔薄白或稍黃、脈弦有力[7,8]。葛健文認為肝陽上亢型除上證外還可見面潮紅,舌質紅,苔黃,脈弦,并認為此型多見于高血壓病的早期[9]。

3 中醫治療

3.1 中藥治療 王長海等[10]以自制菊藤膠囊(、鉤藤、丹參、生杜仲、石決明、生牡蠣、澤瀉、防己、炒酸棗仁、生甘草等)治療,結果降壓有效率84%,癥狀改善有效率92%。魏霞等[11]以治療組口服藤麻膠囊(天麻9 g,鉤藤6 g,決明子12 g,山楂片12 g),對照組口服尼群地平片,治療組總有效率95.0%,對照組總有效率82.5%。王傳禮[4]用自制麻蛭通降丸(天麻、水蛭、丹參、全蟲、何首烏、紅花、山楂、川芎、黃芩、鉤藤、澤瀉、半夏、黨參、麥冬、黃芪、金櫻子、五味子、夏枯草等加減)治療,對照組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療組降壓有效率100%,而對照組為83.3%。趙璧完等[12]予觀察組服山菊穩壓膠囊,對照組口服尼群地平片及山菊穩壓膠囊模擬劑,結果觀察組降壓顯效率為56.25%,總有效率為93.75%;對照組分別為50.00%、90.32%。唐芳[5]以口服天麻鉤藤飲倍用天麻為基礎方,對照組口服心痛定。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壓、中醫證候綜合療效總有效率治療組為83.3%,而對照組為65.0%。

3.2 中西醫結合治療 郭立芳等[13]以洛汀新為基礎治療,對照組不再加用其他藥物,治療組加鉤藤決明方(鉤藤、石決明、杜仲、枸杞子、牛膝、生地等),治療組降壓總有效率90.63%,中醫臨床癥狀總有效率93.75% ,優于洛汀新對照組。甄耀輝等[14]以硝苯地平控釋片為基礎治療,對照組不加其他藥物,治療組加黃龍四苓湯加減方(大黃、龍膽草、黃芩、黃柏、知母各15 g,豬苓、車前子、梔子、白術、茯苓各10 g,當歸、生地黃各12 g,甘草6 g)。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6%,對照組為67.65%。付蓉[15]用以依那普利為基礎治療,在此基礎上加用加味天麻鉤藤飲。治療組總有效率93.33%,而對照組78.57%。同樣運用加味天麻鉤藤飲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患者,任伯瑋等[16]以西醫常規為對照組;治療組在給予常規西藥治療的同時應用加味天麻鉤藤飲,天麻9 g,鉤藤(后下)12 g,石決明(先煎)18 g,山梔9 g,黃芩9 g,川牛膝12 g,杜仲9 g,益母草9 g,桑寄生9 g,夜交藤9 g,朱茯神 9 g。治療組總有效率93.32%,對照組83.33%。黃琪等[17]研究中對照組以依那普利為基礎,治療組在依那普利治療基礎上加用益腎平肝法治療,基本方藥:天麻 (先煎) 12 g,鉤藤(后下) 15 g,葛根15 g,石決明15 g,桑寄生20 g,川牛膝12 g,夏枯草15 g,山梔9 g,丹參30 g,炒杜仲10 g,夜交藤10 g。治療組降壓總有效率為84.38%,對照組65.62%。翁炳雄等[18]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成中西藥組(鎮肝熄風湯合福辛普利)、中藥組單用鎮肝熄風湯湯(懷牛膝、 生赭石各30 g,生龍骨、生牡蠣、玄參各20 g,生龜板、生白芍、天冬各15 g,生麥芽10 g ,川楝子、茵陳、甘草各6 g)、西藥組(單用福辛普利) 三組,結果中西藥組總有效率96.0%,中藥組總有效率90.0%,西藥組總有效率 88.0%,但降壓療效中西藥組均優于中藥組及西藥組,癥狀療效中西藥組和中藥組均優于西藥組。

3.3 針灸及其他治療 孫健等[19]運用針刺調肝法治療肝陽上亢型輕度高血壓患者,對照組(單純生活方式調整) 和治療組(生活方式調整+針刺四關穴、百會穴、印堂穴),觀察治療前后血壓及中醫癥狀積分改善情況。治療組痊愈率為54.55%,總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分別為30.23%、81.40%。田莉[20]將60例高血壓病肝陽上亢型患者隨機分成針刺組(治療組) 和施慧達組(對照組),治療組采用針刺風池、曲池、太沖等穴位治療,對照組采用施慧達治療。治療組顯效率為40%,總有效率為90.00%,對照組分別為13.33%、76.67%。王寧等[21]用隔芪香散灸臍法治療高血壓肝陽上亢證,自制芪香散8 g~10 g填滿臍孔,用艾柱施灸10壯。癥狀總有效率90.0%;降壓總有效率 73.3%。陳華德等[22]運用耳尖放血法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耳尖放血組(耳尖穴每側穴位放血5滴~10滴,每滴如黃豆般大小)30例,顯效率46.67%,總有效率80.00%; 口服絡活喜片組30例,顯效率3.33%,總有效率56.67%;耳尖放血合口服絡活喜片組30例,顯效率66.67%,總有效率100%。同樣運用耳尖放血療法,湯日鵬等[23]治療高血壓病患者總有效率達92.1%。李曉慶等[24]運用名老中醫鄧鐵濤教授浴足降壓經驗方制成超微粉劑型,治療組(鄧氏浴足方微粉)證候療效有效率 92.98%,血壓療效有效率 91.23%。

4 現代實驗研究

張臣等[25]分析了高血壓中醫各證型的血漿內皮素(ET)、一氧化氮(NO),發現ET值肝陽上亢陰陽兩虛, 肝陽上亢型較后3組差異有顯著性。又分析了120例高血壓患者ET與血壓之間的關系,各中醫證型組ET值及血壓較正常組明顯增高,ET值及血壓可作為肝陽上亢型的客觀化指標。

4.1 腎素(PRA)-血管緊張素(AT)-醛固酮(ALD)系統(RAAS) 張曉鳳等[26]實驗證明菊藤膠囊在降壓的同時,可降低血漿血管緊張素Ⅱ(AngⅡ)的含量,菊藤膠囊可能具有類似卡托普利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的作用。 翁炳雄等[18]使用鎮肝熄風湯聯合福辛普利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經治療 8周后各組患者血漿PRA、AngⅡ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明顯降低,而血漿AngⅡ水平降低尤為明顯,鎮肝熄風湯與福辛普利相類似,對高血壓病患者血漿 PRA、AngⅡ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4.2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ET 孫國芳等[27]實驗表明,菊藤膠囊高、中劑量組可使血清NO水平顯著升高,血漿ET水平顯著下降。方顯明等[28]用采用天麻鉤藤飲及其精簡I方、Ⅱ方干預,天麻鉤藤飲及其精簡I方、Ⅱ方對肝陽上亢證高血壓模型大鼠血清NO、NOS和ET均有顯著的影響,可升高NO、NOS水平,降低ET水平,提示天麻鉤藤飲及其精簡方的降壓機制可能與其提高NOS 活性,促進NO的合成,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有關。蘇慶陽等[29]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5例服用天麻鉤藤飲湯劑,對照組45例,服用西藥卡托普利。天麻鉤藤飲和卡托普利均能降低高血壓患者縮血管物質ET水平,提高舒血管物質 NO水平,天麻欽藤飲對血管內皮的分泌功能有保護和調節作用,能改善血管舒縮失衡及血液流變學的狀態。

4.3 血漿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E) 甄耀輝等[15]以硝苯地平控釋片為基礎治療療高血壓肝陽上亢證患者48例,治療組加用黃龍四苓湯加減方,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漿中NE、E與本組治療前比較均明顯降低,黃龍四苓湯可降低血漿中 NE、E。

4.4 炎性因子 田心等[30]研究顯示,菊藤膠囊可以降低血壓和 SHR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反應蛋白(CRP)水平,下調心肌組織的 TNF-α、CRP表達,減少炎癥反應引起的心肌損害。衛智權等[31]在聯合應用氨氯地平基礎上,加用自擬降龍湯治療EH患者,降龍湯可降低治療組的血清 hs-CRP、IL-6水平,與氨氯地平具有協同降血壓效應。于愛文等[32]將 66例高血壓病Ⅱ級~Ⅲ級( 肝陽上亢兼血瘀證) 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兩組均服依那普利聯合氨氯地平,治療組加服息風通絡化瘀湯。兩組治療后降壓效果及 hs -CRP的降低程度均較明顯,而且息風通絡化瘀湯可明顯降低 hs -CRP的水平。

5 展 望

肝陽上亢證作為高血壓病最常見的癥型之一,其基本病機就是肝陰陽失去平衡。中醫藥以及針灸氣功等均以平肝潛陽為基本治療治則,指導治療,達到降低患者血壓、 減少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效果,而現代研究則表明中醫治療高血壓可以明顯改善各項生理指標。 但目前臨床研究尚未深入,因此,以后應深入進行肝陽上亢型高血壓臨床研究,建立明確的中西醫診斷標準,實施大規模、多樣本、長期臨床研究,以更好地發揮中醫藥治療高血壓的優勢。

參考文獻:

[1] 陳明嘉.高血壓病(肝陽上亢型)的中醫治療及研究近況[J].中醫藥導報,2001,12(1):81-82.

[2] 李鐵云.蓋國忠教授治療高血壓病經驗[J].中國中醫急癥,2007,16(2):188-189.

[3] 楊林芝,賈斌.賈斌教授治療原發性高血壓點滴[J].甘肅中醫,2009,22(12):12-13.

[4] 王傳禮.麻蛭通降丸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性高血壓70例[J].健康大視野:醫學分冊,200 6,9(9):79-80.

[5] 唐芳.天麻鉤藤飲倍用天麻治療高血壓病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8(4):75-76.

[6] 王勉, 秦揚, 李冰.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病133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8,48(19):131-132.

[7] 吳煥林.鄧鐵濤教授治療高血壓病臨床經驗輯要[J].河南中醫,2005,25(5):16-17.

[8] 王海霞.肝陽上亢證中醫文獻研究[J].內蒙古中醫藥,2007,6(48):47-49.

[9] 竇彩萍,葛健文.葛健文治療高血壓病經驗[J].中國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5(3):429.

[10] 王長海,王文, 章玉金,等.菊藤降壓膠囊治療高血壓病50例療效觀察[J].臨床研究,2003,2(12):111-112.

[11] 魏霞,王新遠,顏井先.麻藤膠囊治療原發性肝陽上亢型高血壓80例臨床報告[J].中外健康文摘:病例分析,2008,5(6):234-235.

[12] 趙璧完,祁俊, 戴廣麗,等.山菊穩壓膠囊治療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65例[J].現代中醫藥,2010,30(1):5-6.

[13] 郭立芳,白海燕,陳國會.鉤藤決明方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50例[J].陜西中醫,2007,28(2):157-158.

[14] 甄耀輝,鄧啟華.黃龍四苓湯為主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48例臨床觀察[J].福建中醫藥,2009,40(1):6-7.

[15] 付蓉.加味天麻鉤藤飲治療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型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5,7(6):595.

[16] 任伯瑋,崔海,趙雪梅.加味天麻鉤藤飲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臨床觀察[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7,20(8):696-699.

[17] 黃琪,黃士恩,姚強.益腎平肝法輔助治療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臨床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3(6):852-853.

[18] 翁炳雄,蔡悅,彭仲良.鎮肝熄風湯聯合福辛普利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12):1644-1645.

[19] 孫健,段權,王謙,等.針刺調肝法治療肝陽上亢型輕度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新中醫,2009,41(8):94-95.

[20] 田莉.針刺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性高血壓病30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08,24(2):14-15.

[21] 王寧,張昆,鄭君隔.芪香散灸臍法治療高血壓肝陽上亢證30例[J].四川中醫,2007,25(4):60.

[22] 陳華德.耳尖放血療法改善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J].中國社區醫師,2006,22 (312):36.

[23] 湯日鵬,宋順福,周克叉,等.耳尖放血療法治療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證臨床觀察[J].中醫藥學刊,2006,24(12):2219.

[24] 李曉慶,王云飛,吳煥林.鄧氏浴足微粉治療陽亢型高血壓的非劣性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2009,30(6):671-672.

[25] 張臣,邢之華,劉衛平,等.不同中醫證型高血壓病血漿ET和血清NO的變化[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4,18(6):508-509.

[26] 張曉鳳,王長海,李軍昌,等.菊藤膠囊對應激大鼠血壓、血漿血管緊張素Ⅱ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微循環,2008,12(1):20-22.

[27] 孫國芳,王長海. 菊藤膠囊對應激性高血壓大鼠血壓及血液ET、NO含量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7,7(11):1651-1653.

[28] 方顯明,郭艷艷,朱志華.精簡天麻鉤藤飲對肝陽上亢證高血壓大鼠NO、NOS和ET的影響[J].廣西中醫藥,2009,32(6):51-52.

[29] 蘇慶陽,謝明夫,王旭.肝陽上亢性高血壓病的中藥治療研究[J].現代醫學與臨床,2006,4(4):75.

[30] 田心,王長海,李蕊,等.菊藤膠囊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炎癥因子的影響[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9,30(22):2660-2662.

[31] 衛智權,閻莉,唐慧勤.加用降龍湯對原發性高血壓肝陽上亢證患者抗炎及降脂作用的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2007,30(6):320-321.

[32] 于愛文,段雪光.息風通絡化瘀湯對高血壓病超敏 C反應蛋白及血壓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7):1099-1100.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第3篇

[關鍵詞] 燈盞花注射液;出血性中風;急性期;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

[中圖分類號] R255.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10(a)-0113-03

燈盞花注射液是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燈盞花提取的黃酮類制劑,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它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腦循環、減少腦水腫、促進血腫吸收等作用。現代中醫臨床依據活血止血的治法理論,將燈盞花注射液用于出血性中風急性期,并有大量臨床試驗評價其療效及安全性。單個臨床試驗因結論信度、效度參差,尤其是結論間方向性差異造成的矛盾,使其論證強度受到抑制。鑒于此,本研究運用系統評價方法,對燈盞花注射液治療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更為充實的證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檢索相關研究

以“燈盞花and中風”為基本檢索策略,在清華同方系列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Disc)、維普、MEDLINE、Cochrane系統評價資料庫(CDSR)及Cochrane對照試驗注冊資料庫(CCTR)檢索相關研究(省略具體檢索策略,期限截至2011年12月)。

1.2 選擇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隨機對照試驗;②研究對象選用全國第四屆(或第二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中風診斷標準,并經CT或MRI確認出血性中風,且病程在30 d以內;③試驗措施為燈盞花注射液;④判效標準明確,包括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不良事件發生、生活能力及生存質量改善等評價中的一項。

1.2.2 排除標準 ①隨機分組概念描述不正確,如出現“隨機設立”、“隨機單盲法分組”、“隨機選定”、“隨機抽樣分組”等字樣;②半隨機分組;③出現干擾或沾染;④相互對照;⑤外傷、顱內血管畸形、腦動脈炎等所致的腦血管疾病。

1.3 文獻質量評價標準

采用Jadad評分法評價研究質量,不低于3分為高質量研究。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Revman 4.2.1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現總有效率等計數資料選取相對危險度(RR)及率差(RD),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計量資料選取加權均數差(WMD),均計算99%可信區間(99%CI)。采用異質性檢驗估計納入研究是否來源于同一總體,并根據此檢驗結果,選擇固定效應模型或隨機效應模型對納入研究進行合并統計分析。另外,采用倒漏斗圖估計發表偏倚;統計結果為陽性時,手工計算需治療病人數(NNT),手工計算失效安全數估計統計結果的穩定性。

2 結果

2.1 納入研究基本情況

檢索相關研究658項,因設計方案為非隨機分組、綜述、回顧性研究、診斷標準不符、中風病理類型交叉、試驗措施擾、相互對照、一稿兩投、抄襲等原因,篩除不符合選擇標準的研究642項。另有8項研究未查及全文,納入待評價研究。本項研究共納入合格研究8項[1-8]。

納入研究患者共計624例,平均樣本數為78例,男性多于女性。納入患者的診斷標準明確、公認,均經CT或MRI確診為出血性中風,且病程在30 d以內。試驗組與對照組基線常規治療均衡可比,試驗組加用燈盞花注射液。均明確療程,最長28 d,最短14 d。評價神經功能缺損程度均采用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評分標準。

2.2 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

2項研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2,5],得分為2分,其他納入研究得分為1分。

2.3 療效比較的統計結果

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見表1。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見表2。

腦出血量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見表3。

2.4 倒漏斗圖

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WMD作倒漏斗圖,見圖1。

2.5 穩定性統計結果

總有效率比較的Meta-分析結果失效安全數為2.28。

2.6 不良反應

報道未出現不良反應的納入研究為6項,另外2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不明確。

3 討論

3.1 療效分析

燈盞花注射液治療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總有效率RR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腦出血量變化情況的WMD臨床意義均顯示試驗組患者優于對照組;并且,RR值的99%CI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腦出血量變化WMD值的99%CI統計學意義顯示,療效評價結果的臨床意義因隨機誤差而發生的概率小于1%,可忽略不計,即上述效應指的臨床意義99%以上的可能性是由于試驗組接受了燈盞花注射液治療導致。

3.2 安全性分析

所有納入研究均無不良反應報道,顯示燈盞花注射液治療出血性中風急性期安全性較好。

3.3 統計結果影響因素分析

納入臨床試驗的質量均較低是影響本系統評價結果的最主要因素,具體表現為:①納入研究隨機方法不明確及隨機分配方案不隱藏,提示研究過程中出現選擇偏倚的可能性較大;②未采用盲法,提示出現信息偏倚的可能性較大;③患者依從性情況未介紹,脫落及剔除標準不明確。另外,發表性偏倚可能性較大、其他潛在臨床異質性、失效安全數較低顯示統計結果穩定性較弱、出現待評價研究等均可成為影響本研究統計結果的負面因素。

本研究統計結果提示燈盞花注射液對于改善出血性中風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狀況、促進血腫吸收有積極意義,且安全性較好。納入研究質量較低、統計結果穩定性較弱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系統評價結論的可靠性。今后評價中,尚需密切關注高質量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證據的研究動態,及時更新本系統評價,以便為臨床提供更為可靠的臨床證據。本系統評價無利益沖突。

[參考文獻]

[1] 王麗萍,鄭修廣.燈盞花素治療急性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04,1(10):445-447.

[2] 王歡,武國德,張振昶,等.燈盞花素治療早期高血壓性腦出血療效觀察[J].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1(4):21-24.

[3] 黃曉蘭,陳娟.燈盞花素注射液治療急性腦出血62例[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3,20(4):268-269.

[4] 楊喆,趙存新,王雪玲.燈盞細辛注射液早期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觀察[J].廣東醫學,20046,27(6):936.

[5] 古聯,鄧旭.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高血壓腦出血35例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5):530-531.

[6] 柴福民,邱建東,楊維,等.燈盞細辛注射液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臨床研究[J].醫學研究雜志,2004,33(8):18-20.

[7] 廖建平,高慶強,李雄.腦出血早期應用燈盞花靜脈輸注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3,1(6):363-365.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時間治療學;左旋氨氯地平;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壓;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a)-0070-03

高血壓的時間治療學是根據疾病發生或發作的晝夜節律特征,通過調整用藥時間、劑量等方法,使降壓藥物作用效應與高血壓發生節律相一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1]。近年來,時間治療學已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對比白天和夜間服用長效降壓藥左旋氨氯地平比較原發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療效差異,旨在探討時間治療學的科學性,指導臨床高血壓的治療。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2005版《中國高血壓指南》中給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2],選取2008年5月~2012年11月浙江省安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首次被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原發性收期高血壓患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繼發性高血壓,自行服用降壓藥物者,合并嚴重心腦疾病患者,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從中篩選出16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樣本,采用簡單隨機化分組方法分為白天服藥組和夜間服藥組。白天服藥組80例,男45例,女35例;年齡61~79歲,平均(68.3±5.6)歲;診室血壓測量為壓(138.2±7.2)/(77.6±6.7)mm Hg(1 mm Hg=0.133 kPa)。夜間服藥組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齡60~81歲,平均(69.0±5.7)歲;診室血壓測量為壓(137.1±7.1)/(76.2±6.5)mm Hg;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血壓水平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血壓測量方法

1.2.1.1 診室血壓測量 取上午8∶00~10∶00時段進行血壓測量,測量前囑患者休息30 min,連續測量同側肱動脈血壓3次取平均值即為診室血壓[3]。

1.2.1.2 24 h動態血壓測量 選擇上海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XB11B型血壓表進行晝(6∶00~22∶00)夜(22∶00~次日6∶00)24 h監測血壓。每30分鐘測量1次。監測期間囑患者正常從事日常活動和工作,但避免劇烈活動。記錄監測所得數據備用。

1.2.2 藥物治療方法

兩組均在正常服用除二氫吡啶類長效鈣拮抗劑類以外的其他降壓藥的基礎上進行藥物治療。左旋氨氯地平由吉林施慧達藥業有限公司提供(施慧達,2.5 mg/片,生產批號:070903,090502,101105),白天服藥組于7∶00~9∶00期間服藥,夜間服藥組于19∶00~21∶00服藥。根據患者的血壓節律變化適當調整用藥時間。用量均為2.5 mg/d。8周后隨訪,若血壓未曾下降[收縮壓≥140 mm Hg和(或)舒張壓≥90 mm Hg]患者用藥劑量增加至5.0 mg/d。治療時間為1年。

1.3 觀察指標

血壓水平:觀察治療前后兩組診室SBP、24 h SBP、晝SBP、夜SBP水平;血壓達標情況:以動態血壓水平為標準,①24 h平均動態血壓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組內比較采用配對設計資料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水平比較

兩組診室SBP治療后均下降(P < 0.05),組間治療前后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夜間服藥組治療后24 h SBP較治療前有所下降(P < 0.05)。組內比較兩組夜SBP治療后均有所下降,但夜間服藥組下降更加明顯(P < 0.05或P < 0.01)。見表1。

2.2 血壓達標情況

兩組夜平均血壓達標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1.187,P=0.004)。而24 h平均動態血壓和晝平均血壓達標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高血壓的發病率日益升高,逐漸成為嚴重威脅人們健康水平的內科疾病之一[5]。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種類繁多,左旋氨氯地平即為臨床常用降壓藥之一。

左旋氨氯地平屬二氫吡啶類長效鈣通道阻滯劑。其有左旋和右旋兩種對應體,相對于氨氯地平而言,左旋氨氯地平因去掉了右旋體,具有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的優點,降壓效果顯著[6]。本研究采用時間治療學方法探討不時間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壓效果。人體血壓具有晝夜節律現象,不同時間使用降壓藥將對血壓及其節律產生不同影響[7]。利用降壓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規律,控制血液和組織液中的藥物濃度,使血藥濃度與人體血壓的節律保持一致,血壓增高時,血藥濃度處于較高水平,血壓降低時,血藥濃度也恰好處于較低水平。這樣不僅能夠顯著增加降壓療效,也能大幅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據文獻報道[8],口服左旋氨氯地平6~8 h后其血藥濃度達到高峰,而其終末消除半衰期為35~50 h,每日1次,連續服藥1周后可達24 h均有較高血藥濃度以起到很好的降壓效果。而若能在血壓峰值6~8 h前給藥,則能保證血壓增高時,血藥濃度也處于相對較高水平,降壓效果將更為理想。老年高血壓患者中,常伴有夜間尤其是凌晨血壓增高的現象,因此夜間服用降壓藥其峰值恰好出現在夜間血壓增高的時候。有助于糾正夜間高血壓,提高夜間血壓達標率[9]。本研究中,兩組治療后的夜SBP分別為(125.2±7.1)、(123.9±7.4)mm Hg,治療后兩組夜SBP均有所下降,但與治療前相比,夜間服藥組患者的夜SBP下降較白天服藥組更加明顯(P < 0.05或P < 0.01),其夜間平均血壓達標率也明顯高于白天服藥組患者。與分析結果一致,據相關報道指出,相當部分的心腦血管事件發生于夜間,可能與凌晨血壓增高的節律有關,因此,夜間服用降壓藥將一定程度上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10-14];另外,表1結果還提示,夜間服用左旋氨氯地平不僅在降低夜間血壓方面有優勢,而且在全天的SBP水平控制上也優于白天服藥組;而在診室SBP方面,兩組降壓效果沒有明顯差異。不同時間用藥均有一定程度的降壓效果。可見,左旋氨氯地平可長效地發揮鈣通道阻滯作用以達到長時間的降壓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原發性收期高血壓患者不同時間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均能有效地降低SBP,但夜間服藥能更有效地糾正夜間高血壓,提高夜間血壓達標率。

[參考文獻]

[1] 楊彥玲,陳慶華.左旋氨氯地平對高血壓疾病中靶器官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1,22(41):3912-3914.

[2] 張建萍,付軍.左旋氨氯地平聯合培哚普利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左室肥厚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3):421-422.

[3] Natarajan R. Recent trends i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J]. Lung India,2011,28(1):39-48.

[4] 王俊峰,林強,黃智勇,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腎小球疾病33例療效分析[J].西部醫學,2009,21(10):1679-1680.

[5] 潘曉瓊.抗高血壓藥在我院應用的合理性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0):143-145.

[6] 段朝龍.左旋氨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對高血壓合并心衰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7):80-81.

[7] 姚水華.不同服藥時間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晨峰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1,18(8):53-54.

[8] 楊永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降壓療效及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和左室肥厚影響[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0,30(17):1477-1479.

[9] 付晶晶.左旋氨氯地平的藥理及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6):132-133.

[10] Liang YJ,Mi J. Pubertal hypertension is a strong predictor for the risk ofhypertension [J].生物醫學與環境科學:英文版,2011,24(5):459-466.

[11] 孟曉東,張振宇,范肅,等.硝苯地平加用推拿手法治療肝火亢盛證原發性高血壓40例[J].環球中醫藥,2013, 6(7):536-538.

[12] 王政山,沈福珍.自擬降壓寧暈湯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40例[J].環球中醫藥,2012,5(6):457-458.

[13] 高宏波,喬欽增.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3,8(7):759-761.

生物醫學治療高血壓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探討不同手術方式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方法:對107例腦出血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立體定向穿刺術、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和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對患者預后的影響。結果:岀血量在51~80 mL腦出血病例中,選擇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患者預后優于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結論:高血壓腦出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術式,出血量在51~80 mL時選擇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較適宜。

【關鍵詞】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方式;預后

高血壓腦出血(HICH)系由腦內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腦實質內的一種自發性腦血管病,急性腦出血具有極高的致殘率、致死率,預后差。對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HICH患者107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不同手術方案對其預后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107例,其中男72例,女35例,年齡42~73歲,平均56歲,有96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

1.2 臨床表現

術前意識狀態按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6~8分41例,9~12分40例,13~15分26例。神清30例,嗜睡28例,淺昏迷26例,中度至重度昏迷23例。一側瞳孔散大62例,雙側瞳孔散大15 例,肢體偏癱101例,言語障礙32例,單側病理征67例,雙側病理征21例。

1.3 血腫部位及出血量

頭顱CT掃描示本組病例出血均位于基底節區,合并破入腦室者22例。殼核外側型30例,占28.0 %;殼核內側型32例;占29.9 %;丘腦27例,占25.2 %;皮層下18例,占16.9 %。血腫量由CT機計算,21~50 mL者65例,51~80 mL者42例。

1.4 手術方式

(1)立體定向穿刺術(立體定向組):安裝立體定向頭架后,根據CT定位,利用立體定向原理以血腫中心為靶點,確定穿刺點。選擇穿刺點標準為回避重要功能區、大血管,盡可能將離血腫最近的皮層作為穿刺點。穿刺成功后,選擇軟管置入血腫腔,并將該管在頭皮下移行3~5 cm后置于皮外。術后根據引流情況給予適量尿激酶注入血腫腔。(2)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顯微手術組):在顳部耳前1 cm行5 cm左右直切口,充分暴露顱骨,鉆孔后以銑刀形成直徑約3 cm骨窗。在手術顯微鏡下清除大部分血腫,止血后將引流管置于血腫腔。并將該管在頭皮下移行3~5 cm后置于皮外。術后根據引流情況給予適量尿激酶注入血腫腔。(3)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去骨瓣開顱組):根據血腫大小,取顳頂部做弧形手術切口。掀開頭皮后,選擇相應位置鉆孔后去骨瓣,直視下顳溝入路,清除血腫止血。剔去顳肌筋膜,減張縫合硬腦膜,并去骨瓣減壓,分層嚴密縫合頭皮各層。

1.5 預后

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級法判斷患者預后:Ⅰ級:完全恢復日常生活;Ⅱ級:部分恢復或可獨立生活;Ⅲ級:需人幫助,扶拐可走;Ⅳ級:臥床,但保持意識;Ⅴ級:植物生存狀態;Ⅵ級:死亡。

1.6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出血量在21~50 mL腦出血病例中,選擇立體定向穿刺術和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出血量在51~80 mL腦出血病例中,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患者預后優于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詳見表1,表2。表1 出血量21~50 mL病例不同手術方式療效比較

3 討論

3.1 治療方案及術式的選擇對HICH預后的影響

基底節是高血壓腦出血的常見部位,出血一般多由血腫內側的豆紋動脈因粟粒狀微動脈瘤形成后破裂所致。Kanaya 等[1]曾報道7 010 例殼核出血,結果表明,小血腫不需要手術,中等血腫可微創手術治療,大血腫伴淺昏迷或腦疝前期者應開顱手術。術后減輕了血腫中凝血酶引起的細胞毒性腦水腫[2],減輕了血紅蛋白及其崩解產物亞鐵離子等的神經毒性作用[3],血腫抽吸后局部壓迫減輕、腦灌注改善[4-5]。由此可見外科手術在治療HICH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但在臨床工作中常常因為出血量、出血部位、年齡、既往其它疾患以及現有手術條件的影響而難以做出最適宜的選擇。在本組病例中,年齡較大、合并其他疾患且出血量大于80 mL、短時間內出血量大于60 mL、雙側瞳孔散大、GCS200/120mmHg難以控制時無論采取任何手術方案最終預后較差。相反,小于20 mL腦出血采取非手術治療即可獲得良好的預后。因此,介于上述兩者之間的病例更有臨床手術干預意義。本組病例采取的手術方案包括:立體定向穿刺術,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

3.2 手術術式的選擇

原則上經內科治療不能有效控制顱內壓、腦損害征象加重者,應爭取施行手術。出血量在20~50 mL的腦出血,患者多數病情較為平穩,處于神清或嗜睡狀態,中線偏移0.5~1.0 cm,GCS多數在9~12分,瞳孔等大或近似等大。此類情況下本文結果顯示選擇立體定向穿刺術或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兩者差異不明顯。立體定向穿刺術優點在于創傷小、醫源性損傷小、定位準確,局麻下即可進行(適于不能耐受全麻者);缺點在于解除血腫壓迫不充分,術中非直視下操作易導致穿刺路徑出血,難以解決因腦水腫所致的顱內壓增高。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優點在于創傷較小,直視下操作可迅速清除血腫,對腦組織損傷較輕;缺點在于手術視野有限充分止血困難,不能充分減壓,易引發再出血。

出血量在50~80 mL的腦出血,患者多數病情危重,處于淺昏迷或中重度昏迷狀態,中線偏移大于1 cm,GCS多數大于12分,一側或雙側瞳孔散大。此類情況下本文結果顯示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和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有差異,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更有利于術后恢復。微創小骨窗血腫清除術優缺點同上文。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優點在于迅速清除血腫、減壓充分、止血徹底,術中如遇血管畸形可一并清除;缺點在于創傷大、手術時間長,術中牽拉和壓迫腦組織易加重腦水腫,需再行顱骨修補術。

手術術式選擇的合理性能夠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但不可否認的是術者手術經驗的不同,患者腦血管情況及身體狀況的差異,還有麻醉、手術室條件和器械設施等等也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此,也就難以給出評判標準來選擇對應的手術術式。但應本著生命第一的原則,對于重度腦出血,如無手術禁忌,傾向于采用開顱血腫清除術。另外,發生因上述手術缺陷等原因而致的危險情況時應及時變更術式,也應盡早行去骨瓣減壓術。

3.3 手術時機的選擇對預后的影響

有些學者提倡超早期手術(6 h之內)[6-7]。因為在超早期血腫毒素釋放較少,周圍腦組織繼發性損害尚未形成。施行超早期手術有助于改善腦灌注、減輕腦水腫、提高術后生存質量,但術后再出血較出血24 h后手術明顯增多。因此,超早期手術多適用于出血量較大,出血速度迅猛,短時間內即進入昏迷狀態的患者。術式自然以去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為主,以及時挽救病人生命。本組病例中,少量出血手術時機的選擇:盡可能觀察病情變化,48 h后出血傾向已停止,此時手術成功率高,再出血情況較少。

在臨床工作中不要單純的強調早期手術,更不能陷入模式化的手術方案而不能自拔。針對每個患者病情的個性化,做好變通才能將患者轉危為安。

參考文獻

\[1\] Kanaya H, Kuroda K.Development in neurosurgical approaches to hypertensive intraceredbral in Japan.In:Kaufrann HH, ed.Intracerebral hematoma\[M\].NY:Raven Press,1992:197-200.

\[2\] Montes JM,Wong JH,Fayad PB, et al.Stereotactic computed tomographic guided aspiration and thrombolysis of intracerebral hematoma:protocol and preliminary experiencn\[J\].Stroke,2000,31:834

\[3\] Lee KR,Kawai N,Kim S, et al. Mechanisms of edema formation after in tracerebral hemorrhage:effects of thrombin on cerebral blood flow,blood-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and cell survival in a rat model\[J\].J Neurosurg,1997,86(2):272-278.

\[4\] 胡沛霖.不同微創術對腦出血血腫周圍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臨床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6,22(2):151-152.

\[5\] 付文華,任世友,曾莉,等.定向微創血腫引流術對腦出血患者腦供血的影響\[J\].華西醫學,2007,22(3):469-47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石狮市| 白银市| 定结县| 自治县| 策勒县| 桑日县| 开封县| 平遥县| 杭锦旗| 萍乡市| 阿瓦提县| 怀集县| 石棉县| 和龙市| 石嘴山市| 南昌市| 神农架林区| 武夷山市| 彭阳县| 诸城市| 西和县| 陵川县| 盐源县| 土默特右旗| 定边县| 乾安县| 江安县| 承德市| 三门峡市| 庆元县| 慈利县| 池州市| 奉节县| 景宁| 缙云县| 普宁市| 肇州县| 信丰县| 确山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