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导航,freesexvideos第一次,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首頁 > 文章中心 >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護理;措施;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47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a)-0129-02

急性腦血管意外又名腦卒中,是院前急救中常見的內科急危重癥,是當今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與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城市居民死因中腦卒中居首位,農村居于第二位[1]。此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進展快、病死率及致殘率高的特點,院前實施快速、有效的現場救護與安全轉運,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搶救的成功率,降低致殘率。本院急診科2009年4月~2012年1月院前急救護理105例急性腦血管意外病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4月~2012年1月本院急診科共出診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105例,男63例,女42例,年齡36~97歲,平均67歲。因患者突發頭痛、嘔吐、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言語不清、流涎、意識障礙、暈倒、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癥狀而要求出診,接到“120”呼叫電話,1~3 min內出車,5~10 min內到達現場。意識清楚49例,昏迷56例,合并高血壓78例、冠心病36例、風濕性心臟病2例、糖尿病42例。院前初步診斷腦梗死37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3例,腦出血1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10例,類型不明急性腦血管意外41例。

1.2 院前急救護理措施

1.2.1 現場救護措施

1.2.1.1 快速準確評估病情 接到通知后組織人員迅速到達現場,醫護配合詢問發病原因、病史及對患者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監測血壓、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SpO2),觀察意識、瞳孔、肢體活動情況,有無頭痛、嘔吐等顱內高壓癥狀,有無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等腦疝體征,快速進行常規心電圖檢查及監測血糖,以觀察有無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有無低血糖、高血糖,判定病情嚴重程度,實施快速有效的救護措施。

1.2.1.2 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吸氧 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患者由于意識水平有所降低,伴隨咽反射消失,呼吸困難或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可能阻塞氣道,故要加強氣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是搶救成功的關鍵[2]。意識清楚患者囑其平臥,頭部略抬高或半坐位,以利于腦部靜脈血回流而減輕腦水腫。對昏迷患者取平臥頭側位或側臥位,利于口腔黏液或嘔吐物流出,松解衣領褲帶,開放氣道,取下活動性義齒,及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嘔吐物,必要時吸痰,立即使用鼻導管充分給氧,避免腦組織因缺氧而受到進一步的損害。有舌根后墜或呼吸抑制時,可使用口咽通氣管,必要時配合醫生行氣管插管、簡易呼吸氣囊輔助呼吸[3]。

1.2.1.3 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路 根據病情迅速建立1~2條靜脈通路,保證急救藥物及時使用。最好使用靜脈留置針,可避免患者躁動、改變和轉運中針頭脫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而致藥液外滲。應選擇粗而直的靜脈血管,利于液體進入血液循環,同時注意避開關節,利于固定[2]。

1.2.1.4 嚴密觀察意識、瞳孔、生命體征,注意病情變化 快速進行持續心電監護,注意心電波圖形、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數據的變化,觀察有無心率和心律的異常,識別常見異常心電圖。嚴密觀察有無意識障礙或意識障礙是否加深,瞳孔是否等大,對光反射靈敏度,若雙側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提示腦疝形成?;颊叱霈F頭痛、嘔吐提示有顱內高壓,要及時清理嘔吐物,避免誤吸而導致窒息。意識障礙加深,血壓升高,脈搏緩慢,呼吸深慢且不規則,提示病情加重,應立即采取搶救措施[4]。

1.2.1.5 降低顱內壓、控制血壓等對癥搶救 立即快速靜脈滴注20%甘露醇250 ml,30 min內輸完或呋塞米20~40 mg、地塞米松5~10 mg靜脈注射,以上藥物遵醫囑單用或配合使用,以降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避免腦疝形成危及生命。腦卒中時顱內高壓可能出現反應性高血壓,若患者收縮壓超過200 mm Hg或舒張壓超過110 mm Hg,及時控制血壓過高,以免加重病情,院前血壓調控應遵循慎重、適度的原則,可適當選用緩和的降壓藥,使血壓逐漸降至160/90 mm Hg左右,如呋塞米20~40 mg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卡托普利25 mg舌下含化等。若院前血壓過低或驟降表示病情嚴重,應選用緩和的升壓藥以保證足夠的腦血液供應。由于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未做CT檢查,難區分具體類型,一般不宜貿然使用止血藥或擴血管藥,以免加重病情,應穩定病情、適當對癥、及時轉送醫院。

1.2.2 轉運與途中監護措施

經過現場救護,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快將患者轉運到醫院,使患者快速得到??频闹委熂?a href="http://www.gddghl20090320.cn/haowen/224381.html" target="_blank">護理,尤其是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應爭取早期溶栓治療。決定患者能否轉運的基本條件是搬運和轉運途中不會使病情惡化和危及生命[5]。遵循就地、就近、就好的轉送原則,立即電話通知接診醫院,以最短時間送患者入院搶救。

1.2.2.1 搬運過程中重視搬運技術 采取安全輕巧的搬運,使用帆布或鏟式擔架妥善固定,用約束帶約束患者四肢,頭部要制動以防止對患者造成傷害,搬運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病情變化,保證安全平穩地將患者搬上救護車,根據病情采取不同,注意保暖,避免并發癥發生。

1.2.2.2 轉運途中做好持續監護 轉運途中護士應守護在患者身旁,以期第一時間發現病情變化或其他問題,即時處理。保持患者各種管道固定、暢通及保持呼吸道通暢,持續吸氧或機械通氣,維持SpO2在96%~100%,若SpO2下降,是供氧不足或呼吸道被堵塞所致,立即給予吸痰,加大供氧濃度等對癥處理;保持靜脈通路有效給藥;持續心電監護,注意生命體征變化;密切觀察意識、瞳孔、肢體活動情況。出現頭痛、嘔吐,應注意頭痛的部位、性質、程度,嘔吐的性質及嘔吐物的性狀。途中若出現明顯病情變化,如心跳呼吸驟停,應停車立即給予心肺復蘇,協助醫生氣管插管等就地搶救。轉運過程中必須遵守迅速和安全的原則,叮囑駕駛員注意患者的安全轉運,避免突然剎車,防止車輛顛簸,以免加重病情。轉運過程中病情穩定是轉運成功的關鍵。

1.2.3 院前急救護理中的注意事項

①做好院前搶救記錄,為院內搶救治療提供參考依據。②執行院前急救口頭醫囑時,護士必須復述一遍,醫生確認無誤后方可執行,執行時堅持嚴格的查對制度并保留空瓶,以便記錄和核對。③重視心理護理,運用非語言交流技巧,以熟練的動作、精湛的搶救技術等給予患者及家屬安全感,消除其緊張、恐懼心理。④轉運前應將病情的危險性及轉運途中的風險告知家屬,取得理解和配合[6],并簽署《院前患者轉運同意書》,對執意拒絕轉入醫院的患者,應要求患者或家屬書面注明,以防止醫療糾紛發生。

2 結果

105例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中經過院前快速、有效的現場救護,快速安全轉入醫院96例,占91.43%;轉運途中病情加重7例,經維持生命體征與對癥治療,病情暫時穩定后快速轉入醫院,成功接受院內后續搶救、治療與護理,占6.67%;拒絕轉入醫院2例,占1.90%;途中無一例死亡。

3 討論

腦卒中是急性腦循環障礙導致局限性或彌漫性腦功能缺損的臨件[1],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大類。缺血性腦卒中多由腦血管閉塞引起,包括TIA、腦栓塞和腦血栓形成等,除TIA外所有的缺血性腦卒中又稱為腦梗死;出血性腦卒中多由腦動脈破裂引起,伴有血管痙攣,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等。腦梗死發病率占全部腦卒中的60%~80%[1],本組資料也顯示腦梗死居多,因此院前救護中穩定病情、快速安全轉運非常重要,能夠為腦梗死患者爭取到早期溶栓治療的機會。

本組資料顯示腦卒中多伴有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因此在院前救護中,針對高血壓應遵醫囑適度降壓;對合并心臟病者,靜脈滴注20%甘露醇時,應控制滴速不宜太快,以免增加心臟負荷;對合并糖尿病者,血糖值未確定前盡量不使用葡萄糖溶液,以免病情加重。

院前及時實施快速、有效的現場救護,快速、安全轉運與加強途中監護能夠挽救患者的生命,是院內后續搶救及治療至關重要的一步,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因此,及時實施正確有效的院前急救護理措施,對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尤黎明,吳瑛.內科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607.

[2] 彭蕓.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體會[J].醫學信息,2011,24(6):2409-2410.

[3] 劉玲珍,周瓊.急性腦血管意外的急診護理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9):113-114.

[4] 謝誼春.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20):4234-4235.

[5] 李明鳳,葉磊.急診科護理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11.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院前急救; 急性腦血管意外; 護理急救

中圖分類號 R74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4-0150-02

doi:10.14033/ki.cfmr.2016.24.086

急性腦血管意外又稱腦卒中,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包括出血、缺血等癥狀,可引起患者發生急性或亞急性腦損害癥狀,院前急救常見的內科急危重癥之一,易導致患者死亡或遺留各種后遺癥。急性腦血管意外與心臟病、惡性腫瘤是人類三大致死疾病之一[1-2]。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死亡及傷殘率[3-4]。本組研究中,通過分析并總結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情況,探討其效果,為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救治提供參考,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57例作為觀察組。觀察組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年齡47~79歲,平均(61.4±7.4)歲;高血壓病史23例,冠心病病史27例,糖尿病病史17例。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56例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48~78歲,平均(60.9±7.3)歲;高血壓病史22例,冠心病病史26例,糖尿病病史16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經顱腦CT或MRI檢查確診,并排除其他臟器嚴重病變。

1.2 方法

自2013年6月起,筆者所在醫院加強了對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制定了統一規范處理方案,并給予加強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接診后,迅速了解患者發病情況,給予電話指導,如患者出現摔倒,囑患者家屬不宜急于將其拉起,而是由2~3人同時將患者平托于床上,稍微抬高頭部,避免震動。如胸部起伏停止,紫紺明顯,指導家屬進行胸外按壓。醫護人員一般在3~5 min內出診,15~30 min內到達現場,急救時間(指醫護人員接觸患者至送達醫院的時間)15~30 min。

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后,立即給予急診處理,嘔吐患者使其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解開衣領,取出假牙,清潔口腔,保持呼吸道通暢。懷疑為腦出血患者,頭可稍抬高30°。給予吸氧,建立靜脈通路,行脫水、降顱壓等對癥處理,呼吸心跳驟?;颊邞⒓唇o予心肺復蘇,必要時給予氣管插管治療?;颊呤鎻垑捍笥?20 mm Hg,收縮壓大于220 mm Hg時,給予緩解降壓藥。明顯煩躁不安或存在抽搐患者,給予肌肉注射10 mg安定,病情嚴重的患者應靜脈緩慢推注。嚴密監測血糖情況,患者由于應激反應等可造成胰島血糖素大量釋放,引起血糖升高,適當給予應用胰島素,降低血糖,清除氧自由基,減輕細胞內的乳酸中毒癥狀,營養神經細胞。搬運過程中,給予頸托制動,運輸過程中,注意防止車輛劇烈顛簸。嚴密觀察患者的腦部情況,及時轉院給予進一步救治。護士迅速與醫院急救中心進行聯系,預報病情,通知相關科室做好搶救準備,開辟綠色通道,患者到達醫院后,立即可得到救治。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死亡率、傷殘率,轉運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等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用字2檢驗,以P

2 結果

給予全部患者為期6個月的觀察隨訪,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4.5±10.2)d,住院平均花費(1.1±0.2)萬元,6個月內患者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轉運途中,死亡率3.5%(2/57),傷殘31例,傷殘率54.4%(31/57)。患者轉運過程中,出現1例呼吸阻塞,2例腦疝,6例神經功能障礙,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15.8%(9/57)。

對照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9.7±12.4)d,住院平均花費(2.0±0.5)萬元,6個月內患者死亡11例,其中6例為轉運途中死亡,死亡率19.6%(11/56)。傷殘40例,傷殘率71.4%(40/56)。轉運途中,出現8例呼吸阻塞,5例腦疝,11例神經功能障礙,并發癥發生率42.9%(24/56)。

兩組患者在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花費、死亡率、傷殘率及并發癥發生率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43,t=12.60,字2=7.22,字2=3.51,字2=10.10,P

3 討論

院前急救是現代急救醫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指患者在到達醫院前的醫療急救及快速轉運,也是城市社會保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焖佟⒓皶r、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挽救患者生命,降低到院前的死亡率、傷殘率,對于患者及社會均有重大的意義[5-6]。

院前急救時間緊迫,從發現患者病情、患者家屬呼救、醫院接受呼救、急救系統運轉、醫生奔赴現場、現場急救、轉動過程中的急救等均需要爭分奪秒,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稍有耽誤,即會對患者產生較大的影響,增加死亡率及致殘率。

急性腦血管意外是目前引起人類死亡最主要的三種疾病之一,當患者發生腦血管意外時,其病情進展迅速,癥狀嚴重,具有高病死率、高傷殘率等特點,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我國每年急性腦血管意外的發病率在0.15%左右,病死率為0.12%,存活下來的患者70%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有效的院前急救,在降低死亡率、傷殘率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可分為院前急救與家屬施救后援兩種,這兩種急救方式各有利弊,患者發病時,家屬往往可在第一時間給予急救,但這需要家屬對疾病具有較高的了解程度,熟練掌握救治方法。醫生到達現場時,給予迅速反應,并與患者家屬進行密切配合,可給予患者專業且有效的救治[7-8]。

根據本研究中所收集的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情況,可將急救分為接診后、現場急救及轉運時急救等三個階段:接診后,醫生指導患者家屬進行簡要自行急救,避免誤操作引起不必要的問題。臨床研究指出,經家屬施救,可明顯降低送院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且病殘率也較低。因此,醫生在接到急救電話后,迅速了解患者情況,指導家屬給予一定自救。醫生到達現場給予對癥處理。轉運過程中,采用頸托制動,起到制動及保護頸椎的作用,嚴密觀察患者病情情況等方式加強護理,護士與醫院急診室進行溝通,以便患者到院后立即得到救治。

觀察組患者在給予院前急救后,患者平均住院時間(14.5±10.2)d,住院平均花費(1.1±0.2)萬元,死亡率3.5%,傷殘率54.4%,與文獻[9]報道基本一致,整體效果良好。

及時、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挽救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的生命,降低傷殘率。同時,觀察指出,有必要加強社會中急救普及知識的培訓及學習,這同樣對降低死亡率、傷殘率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聞慧.急性腦血管意外合并肺部感染的相關因素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27):128-129.

[2]杜敏.頸托制動在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5):20-22.

[3]袁萍.急性腦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護理[J].中外醫療,2012,31(1):158.

[4]陳四華.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5):186-187.

[5]劉艷.急性腦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體會[J].中外醫療,2010,29(10):42.

[6]高宏琴.急性腦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127.

[7]芮元祥.160例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3):116-117.

[8]陳怡健.235例急性腦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8):192-193.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急性昏迷;臨床表現;急診護理

急性昏迷是由于心、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一組起病急劇的腦部血管循環障礙的疾病,此病患者多有高血壓,心臟功能不同程度的損害,可以使腦血管突發形成血栓,腦栓塞致缺血性腦梗塞,也可以腦血管破裂形成腦出血。此病伴有神經系統癥狀,肢體功能障礙、神經癥狀、失語、眩暈、嗆咳、共濟失調、嚴重患者出現昏迷甚至搶救不及時造成死亡。心、腦血管是人體血液循環的重要場所,腦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和最精密的生命器官,功能較為復雜,不但是生命中樞的場所,而且控制和調節全身各系統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1]腦部血流量占全身的血流量15%-20%。腦組織機會沒有糖原的儲備,需要血液循環持續的供給所需的氧合葡萄糖。腦血管具有自動調節功能,腦血液供應在平均動脈壓60-160mmHg范圍內發生改變時仍可維持恒定。當血壓升高時,小動脈壓力增高,小動脈收縮,血流量減少;當血壓下降時,小動脈擴張,血流量增加;當腦部血管發生改變或者損害時,腦血流量隨血壓升降而增減。腦血流量與腦動脈的灌注量成正比,而與腦血管的阻力成反比。急性昏迷的患者,病情重,發展迅速,其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F將我科收治的74例急性昏迷的患者急診護理淺析如下:

1臨床資料

自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了74例急性昏迷的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年齡在44-78歲,平均年齡47.2±1.02歲。其中腦出血的患者33例,腦梗死的患者31例;淺昏迷的患者35例,深昏迷的患者29例;發熱的患者56例;出現劇烈嘔吐的患者30例;大便失禁的患者13例;有高血壓及心臟病的患者64例;糖尿病的患者12例;瞳孔等大的患者28例;瞳孔不等大的患者16例;腦疝的患者20例。

2結果判定

此組患者經急診急救護理措施治療后,其中顯效是指經搶救意識恢復清醒伴隨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有效是指經搶救成功意識不清伴隨肢體功能障礙的患者;無效是指臨床死亡的患者。

3結果

此組患者治療效果,詳見表1。

4急診護理

4.1保持呼吸道通暢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昏迷的患者喪失了正常的咳嗽發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時排除,血液、痰液、嘔吐物會引起誤吸導致窒息。盡快清除口咽部血塊,嘔吐物和分泌物,使患者的頭偏向一側有假牙或者義齒的患者應取出,并松解患者的衣領和褲袋?;杳缘幕颊哂每谘释獾?,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出現窒息,立即給予通暢氣道,給予有效吸氧3-5L/分,以改善腦缺氧,減輕腦水腫和降低顱內壓。必要時建立人工氣道,氣管插管,給予簡易呼吸器或者呼吸機輔助呼吸,保證有效通氣量,改善低氧血癥;由于低血壓和低氧血癥造成的繼發性腦損害對預后有影響[2]。

4.2病情觀察

4.2.1意識的觀察意識是腦血管疾病的病情發展程度首要方法,意識障礙程度越深,提示腦損傷越為嚴重[3]。意識的判斷可以根據詢問患者病情,簡單對話,檢查痛覺肢體活動等進行。

4.2.2瞳孔的觀察瞳孔是動態觀察腦血管疾病的重要部位[4]。腦血管疾病后多引起瞳孔的改變。瞳孔的變化可因動眼神經、視神經及腦干損傷引起,密切觀察瞳孔大小、形態、對光反射情況、眼裂大小、眼球位置及活動情況,注意兩側的對比。傷后一側散大、對側肢體癱瘓提示腦疝或者腦受壓;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多提示原發性腦干損傷或臨終狀態;雙側瞳孔縮小對光反射遲鈍,提示腦橋損傷或蛛網膜下腔出血;雙側瞳孔大小多變,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離提示中腦損傷。因此急診護士應掌握瞳孔的變化可能發生的病情改變,準確記錄,及時通知醫生。

4.2.3生命體征的觀察密切監測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因腦細胞損傷的不同病灶可以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如出現中樞性高熱提示腦干損傷。注意觀察生命體征變化,注意腦疝的發生及高血壓危象對的發生。如患者出現血壓升高、呼吸深慢不規則、脈搏緩慢時提示患者的病情加重,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搶救。

4.3靜脈通道的建立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快速準確地輸入搶救藥物提高生命支持,心、腦血管疾病昏迷的患者,多出現顱內壓增高的現象,應首選甘露醇進行脫水治療,20%甘露醇在30min內靜點完畢,必要時可以遵醫囑給予速尿、激素等藥物控制腦水腫和降低顱內壓,為手術做準備贏得有利的手術時機和條件,保證并腦部供血,減少機體損傷。

4.4對癥處理有高血壓危象的患者根據醫囑給予利尿劑;發生應激性潰瘍,上消化道出血時給予止血藥物并補充有效循環血量;有心律失常的及時糾正,出現室顫給予除顫,心臟驟停的立即給予胸外心臟按壓,同時迅速給予搶救藥品,必要時配合醫生氣管插管或者氣管切開。

參考文獻

[1]楊志忠.急性腦血管疾病的救治與護理[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12(7).

[2]陳衛平.350例腦血管意外的臨床分析與護理[J].右江民族醫學院報,2008,20(3):267.

腦血管意外的急救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河南省開封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河南開封 475000

[摘要] 目的 觀察細節護理對提高急診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方法 取我院急診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急診內科常規基礎護理,實驗組則在此基礎上實施細節護理,觀察兩組治療依從性改善情況,并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結果 對照組治療依從率為80%,實驗組為1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實驗組為96%。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診內科病患開展細節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糾正其負性心理情緒,提高自我效能,從而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應予以推廣和使用。

[

關鍵詞 ] 急診內科;護理;細節護理;依從性;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1(b)-0111-03

[作者簡介] 吳海霞(1979-),女,漢族,河南開封,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急診護理。

急診內科患者病情大多較為急迫,且進展較為迅速,一經接診醫護人員即投入到緊張的搶救工作中,而與患者和家屬缺乏溝通交流,此種情況下后者由于傷情和擔憂而出現急躁、易怒等不良心理狀態,護患糾紛發生率也隨之提升[1]。因此對于急診內科而言,應合理選擇護理方案,改善護患溝通不良的現狀,確保急診內科日常工作順利開展,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本文基于此探討細節護理對提高急診內科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效果, 以為臨床指導?,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間我院急診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齡27~65歲,平均年齡(44.1±6.7)歲;原發病如下:23例為上消化道出血,17例為急性心肌梗死,32例為腦血管意外,28例為急性中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各50例,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急診內科常規護理方案,內容主要涉及急救基礎護理、監測生命體征以及“三查七對”等;實驗組在基礎上開展細節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優化搶救環境:護理人員應重視急診環境的優化,提高患者舒適度,以免因環境陌生感而誘發不良情緒,對治療工作造成不良影響;②儀表與態度:從接診開始護理人員應重視自身儀表和形象,重視提升自我修養,改善患者及其家屬與護理人員之間的關系;保持和藹態度,為護患溝通奠定堅實的基礎,并有效控制護患糾紛發生率;③接診環節:應在接診過程中強化各項細節管理,高效率高質量完成相關護理操作,為搶救工作營造有利前提,確保患者生命安全;④急診室環節:在急診室環節開展細節護理,首先要求護理人員保持高度的責任感與護理態度,并保證其護理操作水平的嫻熟程度,同時還應積極與急診醫師配合,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開展;⑤靜脈輸液環節:在急診患者靜脈輸液過程中加強巡視,一旦發現輸液相關不良反應應及時處理,對于情況嚴重者應立刻向主管醫師報告,不留護理安全死角,降低護患糾紛發生率;⑥入病房前環節:在患者進入病房前也應重視細節護理,應開展各項輔檢查,在確診患者病情的同時明確其有無其他基礎性疾病或并發癥,從而為臨床治療提供有效依據和有力支持;⑦病房內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分診護理以及相應的交接工作,以便于相關科室對患者病情特征與表現有更為詳細的認識,從而可予以針對性的臨床治療,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復;⑧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產生的焦慮、恐懼、緊張等各類負性情緒予以針對性疏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提高其治療與護理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自我效能評分、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①自我效能: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2]評估兩組治療環境、自信心、自我認知以及疾病控制感,單項分值為1~4分,越高的分值提示越強的自我效能感;②治療依從性:患者完全遵守并積極配合醫囑以及護理要求,并嚴格遵循急診內科相關規章制度可判定為完全依從;患者基本能夠配合治療并遵循醫囑以及護理要求,但存在逆反心理,或對護理人員有所埋怨則判定為部分依從;患者未達到完全依從以及部分依從則判定為不依從[3]。依從率為完全依從與部分依從之和。護理滿意度則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三個等級。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 16.0軟件對本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的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量資料的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自我效能評分對比

見表1。

2.2 兩組治療依從性對比

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見表3。

3 討論

急診內科患者數量眾多,且病情復雜、病種繁多,因此護理人員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養和操作水平來應對各類復雜病情,為其提供相應的急救護理服務,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急診內科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質量與工作態度對急診內科形象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關系到患者生命安全[4-5]。然而急診內科護理內容復雜繁瑣,其中不乏細小而且重復性極高的工作,倘若未正確處理此類細節,則有可能引發嚴重的護理意外事件,由此導致護理糾紛,對護理工作質量產生不良影響,臨床治療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對于急診內科而言,細節護理是極為必要的,其作為一門護理藝術,重視從護理工作日常操作中點滴積累實踐經驗,因而明確護理工作細節所在,也就明確了護理工作的關鍵部分[6]。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分別實施不同護理方案,其中實驗組患者在細節護理后治療環境、自信心、自我認知以及疾病控制感得分達到了(3.4±1.0)、(3.3±0.6)、(3.7±0.3)、(2.9±0.8)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1.9±0.6)、(1.5±0.3)、(1.8±0.4)、(1.6±0.3)分,自我效能指標更優于對照組(P<0.05),同時治療依從性以及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與相關報道[7]相符。提示細節護理有利于消除護理死角,改善護患溝通,并在護患交流過程中消除可能引起護患糾紛的潛在危險因素,對于急診內科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急診內科病患開展細節護理有利于改善患者治療依從性,糾正其負性心理情緒,提高自我效能,從而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應予以推廣和使用。

[

參考文獻]

[1]裴華.無縫隙護理模式對急診內科患者身心恢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90-91.

[2]林桂珍,藍惠蘭,黎春常,等.優質護理目標措施對急診內科護理糾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631-2633.

[3]張學萍,魏素芳,沈瑩,等.多科室聯合護理查房優化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流程[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102-1104.

[4]鄒小芬,鄒小瓊.優質無縫隙護理對急診內科患者不良情緒及病情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22):15-17.

[5]阮紅波,毛曉燕.早期預警評分系統在急診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2):206-208.

[6]職志威.內科診區就診患者突發意外的防范及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4):79-80.

相關期刊更多

立體定向和功能性神經外科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風與神經疾病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國腦血管病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源县| 盐源县| 东城区| 福安市| 乐亭县| 堆龙德庆县| 申扎县| 四川省| 阳谷县| 高唐县| 谢通门县| 清涧县| 林周县| 阿巴嘎旗| 上蔡县| 巴塘县| 霍邱县| 宽甸| 东莞市| 离岛区| 卫辉市| 理塘县| 中西区| 准格尔旗| 新龙县| 古交市| 农安县| 凌云县| 漾濞| 界首市| 壤塘县| 马龙县| 新余市| 刚察县| 普兰店市| 衡阳县| 白水县| 中超| 祁门县| 五华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