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貧困戶幫扶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某某戶的基本情況。某某戶一家3口人,穩固住房面積50.16米,人均住房面積16.72平方米;戶主妻子精神殘疾(無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戶主與妻子共同育有1子,正在讀中職中專;主要經濟收入是:戶主偶爾外出務工收入、種植優質水稻、種桑養蠶。2018年由于生病住院做手術無務工收入,家庭穩定經濟年人均純收入2245元,年純穩人均收入不足3500元。
二、采取的幫扶措施。
(一)幫助其妻子辦理精神殘疾證。在2019年9月30日前幫助戶主護送其妻子去相關蒲廟鎮衛生院檢查取證、辦理精神殘疾證件。
(二)是動員戶主某某繼續種植優質水稻1.3畝,種桑養蠶6畝,持續穩定發展產業項目、保持經濟收入;
扶貧目標: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增加 元,人均糧食達到 公斤;努力改善生活生產條件。
貧困戶姓名: 住址: 鄉(鎮) 村 社 號
幫扶人姓名: 單位: 職務:
本人接受 同志為幫扶我家的扶貧責任人,在幫扶人的幫助和支持下,承諾做到:
1、通過自身努力和幫扶人的指導和扶持,搞好家庭種植業和養殖業,保證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加 元,人均糧食達到 公斤。
2、努力學習科技文化知識,較好掌握1―2門農業實用技術,做到科學種田種地。堅持送子女進校讀書,做到不失學、不中途退學。
3、在扶貧資金的使用上,接受幫扶人的指導和監督,嚴格按規定用途使用。如使用扶貧貸款,保證按期償還本息。
4、按照上級的規劃和安排,積極參加新村扶貧工程、移民扶貧工程的建設,按計劃完成到戶任務。
5、自覺履行一個公民的義務,爭做農村“遵紀守法戶”、“五好家庭戶”、“文明光榮戶”。
如本人未盡夠自身努力實現承諾,下年度幫扶責任人調出幫扶其他貧困戶,本人無意見。
貧困戶(簽字)
年 月 日
本人以 為幫扶對象戶,在幫扶工作中做到:
1、向貧困戶宣傳黨和國家的扶貧方針政策及措施辦法,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志氣和信心。
2、每年至少3次到貧困戶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幫助制定脫貧計劃和完善幫扶措施。
3、幫助選擇扶貧項目,協調落實扶貧資金,并指導貧困戶按規定使用好扶貧資金,產生扶貧效益。
4、為貧困戶發展項目提供資金、技術、信息、購銷等方面的系列服務。
5、指導和培訓貧困戶學會1―2門農業實用技術,幫助貧困戶樹立商品經濟意識和市場風險意識。
6、幫助貧困戶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支持貧困戶搞好扶貧新村建設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和提高生活質量;對貧困戶子女入學有經濟困難的給予支持和幫助。
如未能實現目標任務,愿繼續幫扶該貧困戶。
幫扶人(簽字)
年 月 日
青草崗村駐村工作隊,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各包村單位和扶貧聯系單位大力幫助下,各駐村工作隊員著力協助村支兩委在精準扶貧戶的識別、貧困戶幫扶、扶貧項目實施、積極爭取資金、扶貧黨建“雙推進”等方面務實工作,為助力青草崗村扶貧工作向前推進取到了積極的作用。現將一年來駐村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青草崗村村情
青草崗村由原青草崗村、華林村、鐵家垱村合并而來,下轄42個村名小組3887人。2018年年初,青草崗村總貧困戶43戶119人,已脫貧31戶90人,未脫貧12戶29人。其中已脫貧戶由村支兩委干部進行結對幫扶,未脫貧戶由縣發改局進行結對幫扶。
經2018年精準識別回頭看和精準核查,新增單個貧困人口30人,清退貧困人口26人,其中單個清退3人,不享受政策21人,自然減少(死亡)2人,目前全村共43戶貧困戶119人,經民主推薦與評議,2018年預脫貧7戶17人,尚有5戶11人未脫貧。
二、駐村后的工作開展情況
根據上級的統一部署,駐村后,我們緊扣四項職責任務,建立和完善村扶貧工作組織機構,熟悉和了解村情及貧困戶狀況,落實駐村扶貧幫扶責任,圍繞今年確定的脫貧目標任務,按照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的要求,壓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一) 抓好政策宣講,提高扶貧政策知曉率。
突出健康扶貧、產業扶貧、金融小額信貸、教育扶貧和雨露計劃等政策重點,扶貧工作隊全員上陣,進行宣講和宣傳,釋疑答惑;聯合駐村幫扶責任人對全村43戶貧困戶均上戶張貼精準扶貧到戶政策宣傳畫,并給貧困戶當面宣講相關政策知識,對年齡偏大的五保戶、殘疾人及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均以電話或微信形式告知有關政策,做到全覆蓋,提高扶貧政策知曉度。
(二)認真整改問題,補齊脫貧短板。
1.強化統籌兼顧,因戶施策,提高幫扶措施精準性。駐村扶貧隊會同村支兩委,借勢發力,對今年擬脫貧的7戶貧困戶逐戶核實家庭情況,調整和落實好每一戶幫扶責任人。根據貧困戶家庭致貧原因,有針對性地落實幫扶措施,真正做到精準幫扶,做到該享應享的政策和措施全部進家入戶。
2.貧困數據更加精準。結合問題整改工作,開展了青草崗村扶貧系統數據動態調整。2018年新增單個貧困人口30人,清退10戶22人,單人清退3人,自然減少(死亡)2人,自然增加1人,全村貧困人口為119人。
3.產業發展效益明顯,狠抓政策落實。
①產業扶貧方面,17戶貧困戶參加了小額信貸分紅,共增加收益近5萬元,26戶參加朱家港烤煙專業合作社產業扶貧,共增加收益近1萬元。
②教育扶貧方面,“雨露計劃”,本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中享受“雨露計劃”2人;享受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16人。
③健康扶貧方面,全面推進一站式結算和先診療后付費貧困戶政策,全村三分之二貧困戶受益。
④社會保障方面,著力開展了入戶走訪、核查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家庭現狀的工作。2018年,全村農村低保救助標準由原來的A、B、C三檔變為A、B、C、D,救助金額由原來每月的130、145、170元變為每月125、170、190、220元;兜底貧困戶救助標準提高到320元/月;五保戶的救助補貼提高到430元/月。
⑤危房改造方面,澄清了全村4類重點對象存量危房底數,其中有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了2018年國家農村危房改造政策。
⑥基礎設施方面,青草崗村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資金10萬元,對三路塝組至方道灣組進行公路硬化,受益貧困戶達6戶。
三、存在的問題
目前,駐村幫扶工作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當前脫貧攻堅工作還存在以下方面的問題:
一是與扶貧辦聯系較少,交流少,工作思路有待創新,幫扶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幫扶結對效果不明顯,未及時掌握結對戶信息,結對幫扶進展緩慢;
三是推動幫扶村主導產業發展進度緩慢,我們將進一步攻堅克難,進一步提高村產業發展。
四、下階段工作計劃
1、落實好村集體幫扶項目。
一是加強交流學習。組織村兩委外出學習發展致富典型,進一步拓寬兩委班子思路,增強發展意識和發展力。
二是積極爭取財政獎補資金和優惠政策支持,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分年度實施規劃內基礎設施項目。
2、落實好幫扶貧困戶。
一是智力幫扶。掌握貧困家庭適齡入學子女和在校學生就學情況,確保適齡學童和在學校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二是勞務輸出幫扶。提供職業技能培訓,爭取結對幫扶企業提供就業崗位。
三是產業脫貧。積極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不產種養殖特色產業發展。
一、結對幫扶原則、對象
實事求是原則。結合當地實際,明確幫扶工作對象,確定年度幫扶計劃數,切實將政策、資金、幫扶措施落實到戶,實施發展項目,實現工作目標。
自主自愿原則。幫扶工作的主體是貧困戶,貧困戶自愿發展是做好該項工作的基礎。要廣泛動員貧困群眾,引導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努力發展生產、提高勞動技能、增強就業能力,加快發展步伐。
分步實施原則。在落實結對幫扶后,根據實際情況,分步推擴至全鎮的貧困戶。逐步實現全鎮農村低收入農戶脫貧目標。
2、結對幫扶對象
度家庭人均純收入1500元以下,且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愿的貧困戶作為幫扶對象。
根據公平、公正、公開的要求,有關村要在逐戶調查、深入核實的基礎上,召開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會議,集體研究討論,初步確定貧困戶名單后,在村級公開欄上張榜公示,絕大多數群眾無意見后確定幫扶對象,并分門別類建檔立卡,以一戶一表、一戶一卡的形式,將每戶貧困戶的家庭人口、耕地、山林、年收入等基本情況登記入冊,做到底子清、情況明,今年幫扶對象、縣人大等5個村,結對戶31戶、鎮領導及機關干部側重聯系14個村、95戶。
二、結對幫扶內容
1、結對干部每年不少于12次到村到戶,幫助貧困戶確定、實施項目,做好項目資金的使用、檢查、進展情況反饋等具體工作。
2、落實幫扶計劃,在農戶自愿的前提下,根據幫扶對象自身情況與發展意愿,幫助確定發展種養殖業等切合實際,發展前景較好的項目。公開幫扶項目,接受各方監督。
三、加強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盡快解決我鎮極少數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進一步改善貧困人口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逐步改變其社會、經濟、文化的落后狀態,為全面實現小康建成全省百強鎮創造條件。
二、幫扶對象
全鎮所有的貧困戶。
三、幫扶目標
建立長效扶貧機制,以最清醒的頭腦、最扎實的工作、最細致的方法、最有效的措施,使全鎮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無一人缺糧斷炊,無一名中小學生因貧困而輟學。利用3年時間使全鎮有勞動能力和脫貧愿望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收入明顯增加,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確保全鎮脫貧人口達到貧困人口的40%以上;2004年,脫貧人口達到75%以上;2005年,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基本消除。
四、主要原則
1、開發式扶貧原則。將扶貧開發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在積極爭取上級扶持的同時,主要依靠自身努力,提高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
2、統籌規劃、全面發展原則。幫扶帶工程要納入全鎮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統籌規劃、全面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的生產條件和生活質量。
3、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相協調,實現資源、人口和環境的良性循環。
4、政府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原則。發揮鎮政府和村兩委在扶貧開發中的主導作用,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共同為幫扶帶救助工程獻計出力。
5、動態管理原則。對幫扶對象進行動態管理,確保新出現的貧困人口能夠及時得到幫扶。
五、主要措施
1、排查摸底,制定規劃。根據我鎮實際和貧困人口的分布現狀,確定全鎮幫扶帶救助對象的標準是:農村年人均純收入650元以下的貧困戶;城鎮達不到月最低生活保障線(160元)的貧困戶。確定扶持范圍,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搞好貧困人口的調查摸底。要以責任區、鎮直部門為基本單元,以村、企業為基礎,對全鎮所有貧困戶,按照貧困標準由村、企業確定貧困戶,進行張榜公布,在群眾公認的基礎上,由村、企業負責人簽字蓋章報責任區、鎮直部門匯總,經責任區、鎮直部門核實無誤后,再由社會事務辦公室、村分別立檔。二是匯總情況。由各責任區、鎮直部門將貧困戶情況收集整理,按統一格式報鎮扶貧辦公室匯總。鎮幫扶帶救助工程領導小組根據上報情況,對貧困戶進行歸類,對無勞動能力的,由民政、勞動保障、工會等職能部門按照有關政策進行相應救助;對具備基本勞動能力且有脫貧致富愿望的貧困戶確定幫扶單位和任務,由幫扶單位將任務帶回本單位分解至機關干部。三是制定幫扶計劃。幫扶單位、幫扶領導和機關干部要根據分配任務,深入貧困戶,實事求是地制定具體的幫扶計劃。
2、實行結對幫扶,落實救助責任制。堅持鎮負總責,農村由責任區、城鎮由鎮直部門分頭抓落實,扶貧到戶,全面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幫扶不力的,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一是副鎮級以上領導干部包責任區,主要幫助和督促各村制定扶貧規劃和抓好具體措施落實,及時協調救助工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各單位脫貧工作大見成效。二是全鎮副鎮級以上黨政干部和一般干部包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做到全鎮黨政干部人人有幫扶對象、個個有幫扶任務。三是鎮直部門包貧困村、企業。選擇有條件、有經濟實力的單位選派優秀干部入戶進行具體幫扶。在三年內,使貧困戶整體脫貧,面貌明顯改善。四是深入開展強村(企業)帶弱村(企業)、黨員帶群眾和富裕戶帶困難戶,幫信息、幫技術、幫資金等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充分發揮致富帶頭人的作用,促進和帶動廣大群眾共同致富。
3、加強基層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集中財力、物力、切實加強扶貧工作,大力改善貧困人口相對集中村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結合萬畝方田建設,重點解決治水、改土、修路、通電等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最密切的問題。要幫助相對貧困村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組織貧困戶興修基本農田,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條件;要擴大以工代賑規模,確保旱澇保收。
4、不斷增加資金投入,努力提高使用效益。鎮設立專門的扶貧基金,鎮財政將逐年加大對幫扶資金的投入。鎮將協調有關銀行簡化程序,適當放寬扶貧項目貸款條件,根據產業特點和項目情況,適當延長貸款期限,增加貸款總量,全鎮每年用于扶貧的專項貸款不低于15萬元。
5、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收入。一是搞好農業結構調整,因地制宜幫扶發展畜牧業和林果業。要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利用三年時間,在貧困村、貧困戶中因地制宜地推廣一批增產增收效果明顯的作物、畜禽優良品種和栽培、養殖新技術,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突出抓好種子工程、節水灌溉旱作農業、仙桃、奶牛養殖、三元雜交豬、波爾山羊等,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二是幫助貧困戶多形式增加收入。鼓勵、幫助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農產品加工和銷售企業,建立商品生產基地,帶動貧困戶進入市場增加收入。突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的拉動效應,形成以龍頭帶基地、聯農戶、跨市場的開發格局,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創造就業機會,使更多的貧困人口增加就業。制定優惠政策,努力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鼓勵下崗失業人員等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搞好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力爭使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中,特別是青壯勞力一人就業,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三是進一步減輕貧困人口的各項負擔。深入開展中小學收費、電費、建房收費等的監督管理,盡量減免各種收費,使貧困人口的負擔降到最低。
6、廣泛深入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救助。鎮機關及駐各單位積極帶頭,充分發揮作用,積極探索“電力扶貧”、“水利扶貧”、“交通扶貧”“法律扶貧”等有效形式,幫助貧困戶搞好脫貧致富。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每位干部職工都要有任務,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把任務層層分解,真正落實到人和單位。廣開思路,動員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解難濟困;要動員經濟實力雄厚、有條件的村、企業參與幫扶帶救助工程,在捐助、招工、安排項目上給予傾斜。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幫扶帶救助工程的重要意義,動員社會各階層積極開展“智力扶貧”、“文化扶貧”、“科技扶貧”、“春蕾計劃”等多種形式的扶貧幫困活動,把幫扶帶救助活動開展得更有成效,使貧困群眾真正脫貧,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