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月生產計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月季;切花;設施;標準化生產
1 前言
月季(Rose)為薔薇科薔薇屬植物,原產中國,是世界花卉產業商業性栽培最為重要的“四大切花”之一,其花容秀美、千姿百態、芳香馥郁、四季常開,深受人們喜愛,被評為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月季在世界各地栽培普遍,遍布歐洲、亞洲。因其花色豐富,黃白黛綠,紅紫粉披,五彩繽紛,素有”花中皇后”的美稱。在世界范圍內,月季主要的生產國有荷蘭、美國、哥倫比亞、日本和以色列,荷蘭是世界最大的切花月季生產國和出口國。我國的切花月季生產始于50年代,80年代現代化生產開始初具規模,并引進現代化溫室進行生產。結合各地區的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合理利用日光溫室和現代化溫室相結合的設施進行切花生產。例如,目光溫室適合北方冬季晴天多,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下使用,通過充分采光、嚴密保溫措施,在嚴寒的季節,不加熱或少加熱,也能進行花卉生產,充分發揮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光能資源豐富的優勢。大體而言。由于起步較晚,我國切花月季生產基礎薄弱,設施落后,品種質量較差,周年均衡供應水平低,與日光溫室配套的栽培技術及植物的生長發育特性研究理論體系還未完善,設施無土栽培蘊藏著巨大的潛力。
2 生產設施
2.1 基本設施
全自動智能溫室、連棟大棚、日光溫室及蔭棚。溫室選用鋸齒型溫室,四周設計為雙層膜,棚內頂上加裝鋁箔保溫遮陽網。溫室天窗設置在屋脊部位,采用進口電動卷膜器開窗,垂直通風。如圖1,圖2。
2.2 配套設施
2.2.1 肥水灌溉系統
滴灌和噴灌設備。滴灌系統使澆水、施肥可控性更強,有利于量化管理。同時能節約勞力,水分能把肥料和氧氣輸送到適當深度。
2.2.2 內、外電動拉幕遮陽系統
內遮陽冬季保溫效果好,外遮陽夏季降溫效果較好,兩者結合可以互補優缺點。植株直接受強光照射,部分品種會出現外花苞灼傷,葉片發硬,枝條變短的現象。
2.2.3 防蟲同、誘蟲板、誘蟲燈等物理防治系統
誘蟲板、誘蟲燈,用以監測和控制溫室內害蟲的發生。
3 品種選擇
切花月季應具有花形優美、重瓣性強,花枝長而挺直、花色鮮艷帶有絨毛、葉片大小適中,有光澤,生長健壯、抗逆性強、產量較高且能周年生產等特點。應按市場的需求,適當安排各花色品種的栽培面積的比例。以紅色系為主,兼有黃色、白色、粉色等特點。一般而言,紅色:粉色黃色:白色=5:2:2:1。目前紅色可選用‘瑪麗娜’、‘加布里拉等’;粉紅色可選用‘婚禮粉’、‘索尼亞’、‘女主角’等;黃色可選用‘金徽章’、‘黃金時代’、‘雅典納等’:橙色可選用‘莫尼卡’等(圖3)。
在不同地區要根據不同氣候條件選擇栽培品種,冷涼地區的主要切花生產季節在夏秋季,應選擇中溫性或耐高溫性品種:華北、華東地區(北京、上海等),應選擇耐低溫為主的品種:溫暖地區(云南、海南),則可選擇綜合性狀較好的品種,而不需受溫度條件的控制。
4 繁殖
4.1 砧木選擇
月季繁殖方法主要有扦插和芽接兩種,切花用的苗木均為芽接苗。芽接砧木選用同屬中最常見且抗逆性強的品種,如‘粉團薔薇’、‘白玉堂’、‘野薔薇’、‘無刺狗薔薇’等。砧木一般于5~9月份扦插繁殖,濕度保持在75%~80%0
4.2 插穗的選擇
選取開過花,上帶有5小葉且未萌發的休眠芽枝條做插穗。采后只保留葉柄,上部葉片立即去除,浸在水中,隨用隨取。
4.3 芽接的時間與方法
設施栽培下,可全年進行。嫁接方法可分為盾形芽接法和“T”形低位嫁接法。盾形芽接法是將選好的枝條切削芽片,芽片略帶少許長度為2~3cm的木質部,芽接位應盡量靠近地面,在芽接前適當剪除砧木枝條頂端或前6~11天對砧木追施一次速效水肥,有利于砧木和接穗的充分愈合。為確保成活率,每株砧木最好接2個芽。“T”形低位嫁接法是指嫁接部位距莖基5cm之內,接后用塑料帶扎緊芽眼,按5cm×5cm的株行距假植。10天左右后傷口愈合后接芽生長,當新芽長至10~13cm時,再以15cm×17cm的株行距第2次假植,養護3-4個月后定植。為保證株型良好,花蕾要及時除去,以形成具3分枝的定型苗。
5 種苗選擇
購買符合NY/T1593~2008《月季切花種苗等級規格》標準的合格苗。見規范性附錄A。
6 定植
6.1 種植床
用水泥板或木板圍護做成高20cm、寬70cm的種植床,步道鋪上紅磚,以利滲水,便于操作。
6.2 土壤處理
月季性喜溫暖、陽光充足,不耐高溫,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土質疏松的微酸性土質(pH值5.5~6.5)為佳。草炭:腐殖土:珍珠巖為2:5:3混合使用。弱堿性土質,可用硫酸亞鐵適當處理。
種植前14天用福爾馬林加水50倍稀釋,均勻噴灑在翻掘后的土壤里用塑料嚴密封閉,一周后揭膜,殺滅土壤病原菌,晾曬一周后使用。
6.3 定植時間
一年四季均可定植,大棚栽植最佳時期在3~6月和9~10月。
6.4 定植方法
栽種密度為5000~6000株每666.7m2。栽植床栽培:株距10cm,每株距床邊5cm,行距20~30cm。定植深度與扦插時深度保持一致,太深易感病,太淺成活率低。基質袋栽培:每袋種植3株,株行距15~20cm,每株距袋邊5cm。移栽后澆透水一次,使土與根密貼。其后澆水根據情況而定,一般每天用滴灌系統滴澆1~2次,5~9min一次。栽后及時防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9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噴施。
7 種植后管理
7.1 光照管理
月季切花喜光,特別是散射光照。使用高品質的月季專用薄膜,在保證高透光率的前提下可阻擋大量紫外光,在陰雨天保證一定的散射光進入棚內。在月季抽枝期間不使用遮光網,保障植株有充足的光照:現蕾后可以在晴天10~16天期間,使用60%~75%銀灰色的遮陽網;雨季連續陰雨天不能遮光,冬季不遮光,大棚土表面過濕、有霜霉病、灰霉病時不遮光。大體上,4月初至5月初上10點后開始遮蔭,9~10月逐步減少,冬季補光。
7.2 溫濕度管理
夜溫保持在15~18℃,晝溫為21~26℃,夏季晝溫為26-28℃,高于22℃適當通風,高于28℃時應加強通風。萌 芽和枝葉生長期需要的相對濕度為70%~80%,開花期需要的相對濕度為40%~60%,白天濕度控制在40%,夜間濕度控制在60%為宜。
7.3 肥水管理
7.3.1 水分
定植后見干見濕,澆則澆透。修剪前需控水以控制植株生長,修剪后需多澆水以促花芽形成。開花高峰期供水要充足,種植床應保持潮濕狀態。夏季需水量大,夏季2-3天澆水1次,春秋4-5天澆水1次,冬季需少澆水,冬季10天澆水1次。水分可使用土壤張力計來監測土壤水分張力(PF),澆水時作參考依據,應使PF保持在1.6~2.0。
7.3.2 施肥
按少量多次、薄施勤施的原則進行。把肥料溶于水中澆施,在整個生育期可進行3~5次根基追施和葉面噴施相結合的方式施肥。在每個品種現蕾75%左右和花采收剩余25%左右時,分別進行一次全面的人工大肥澆施。并且對于接近采花期的植株,通過葉面噴施高效營養肥料的方法給植株補充營養。葉面噴施要均勻、全面,在晴天無風的早晨進行。施用化肥時,月季切花在營養生長期對大量元素氮、磷、鉀的需求比例3:1:2,開花期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盡量使用水溶性肥料,入 秋后多施磷、鉀肥,少拖氮肥。
7.4 植株管理
7.4.1 摘心
分淺摘和深摘。前者主要針對營養枝部分長出的芽,在枝條莖尖開始形成花暫時,將枝條先端摘除,淺摘心時盡可能留下較多的葉片。后者針對短枝型品種或定植初期的小苗,從枝條頂部或花蕾處往下數3個復葉處摘取,進行深摘心,去除頂端優勢。
7.4.2 摘芽
腋芽長到5cm左右時,及時抹去腋芽,每枝僅留2~3個壯芽。
7.4.3 整枝
在種苗基部留2~3個完全葉后定植,25~35天后重復整枝,然后以粗枝壯芽留雙,細枝弱芽留單為原則,培養3~4根主枝。當植株高度達80cm時,整枝封頂。
8 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有高溫高溫引起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和黑斑病等。其防治方法主要有:一是選抗病品種;二是加強栽培管理,不要在陰雨天或下午、夜間澆水,澆水后要及時通風排濕:三是及時整枝、整芽,清除枯枝落葉:四是藥劑防治:70%托布津1000倍,75%百菌清800倍,50%多菌靈900倍,一周1次,不同藥劑輪換使用,連續3~4次。
常見蟲害有紅蜘蛛,薊馬。紅蜘蛛的防治,應加大環境相對濕度,尤其是植株營養枝下部的地表濕度,保證植株持水充分,可緩解葉蜻為害程度。
9 適時采收
紅色和粉紅色品種,外層花瓣開始松散,萼片下垂時采收:白色品種開放慢,稍晚一些采收;黃色品種開放快,采收應稍早一些。清晨采花,花枝剪下后立即插入盛有塑料桶內,水中可放入0.8%的多菌靈、托布津等殺菌劑。10質量分級、檢驗規則、包裝、標志、運輸和貯藏技術要求。
按NY/T 321*1997《月季切花》標準執行。
【參考文獻】
[1]賈建學,裁愛紅,切花月季栽培技術要點[J]浙江林業,2008(4):30-31.
分析師:魏 萍
春節節日效應已過,主要畜水禽蛋產品進入階段性消費淡季,價格普遍回落。據河南省23個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監測:豬肉平均批發價格24.31元/公斤,較上周下降0.29%;牛肉、羊肉價格保持穩定,批發價格分別為40元/公斤、49.69元/公斤;草魚、鋰魚、鯽魚價格下降,批發價格分別為10.64元/公斤、10.29元/公斤、11.07元/公斤,較上周分別下降-1.48%、-1.34%、-1.25%。進入2012年以來,河南省雞蛋價格一直呈下降趨勢,本周雞蛋平均批發價格6.87元/公斤,環比下降0.58%,同比下降20.30%,基本是2011年以來的最低點。
春季氣溫較低,部分蔬菜茬替,全省近期無有效降雨,部分地區出現旱情,影響蔬菜生長,上市量有所下降,再者由于生產成本上升,新鮮蔬菜價格一直呈高位運行狀態。據監測:全省瓜菜類批發價格4.43元/公斤,環比上漲1.37%,同比上漲30.29%;茄果類批發價格4.59元/公斤,環比上漲36.61%,同比上漲12.50%;葉菜類批發價格3.33元/公斤,環比持平,同比上漲46.70%;根莖類批發價格1.57元/公斤,環比下降4.27%,同比下降25.24%。隨著天氣轉暖,蔬菜上市量增加,預計價格將呈回調走勢。
(作者單位:河南省農業廳市場與經濟信息處)
蔬菜集約化育苗場 助推重慶蔬菜生產
分析師:李雪燕
冬天時,自動將光能轉化為熱能,讓蔬菜種苗在溫暖的環境中繁育,有效解決低溫冰雪災害天氣下蔬菜育苗的難題。該項目由農業部投資、市農科院成果轉化平臺承建。育苗場位于潼南縣,是集育苗、配送和技術服務“一體化”的現代化蔬菜育苗生產基地。
從去年8月起,該育苗場就開始陸續接到種苗訂單,已為重慶市的潼南、永川和四川的樂山、鄰水等地的蔬菜基地繁育茄子嫁接苗、優質辣椒苗、苦瓜苗等100多萬株。目前,育苗場的茄果類、瓜類蔬菜種苗長勢都很好,3月中旬即可進入大田栽培。
論文摘要:切花月季生產是令人矚目的朝陽產業,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筆者對沛縣現有的切花月季品種作了實地調查,并根據本縣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和市場需求狀況,篩選出一批適合在當地發展的品種。本文對切花月季的繁殖、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還對沛縣切花月季發展方向、生產技術的改進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對月季切花生產有所幫助。
1 自然狀況
沛縣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地處黃淮平原中部,境內無山,地形單一,全部為沖積平原,地表坦蕩。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春季干旱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307.9小時,年平均氣溫13.8℃,降雨量766.0mm,無霜期200d。
2 沛縣切花月季生產現狀
沛縣切花月季栽培雖然起步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全縣年產量300萬支,總產值240萬元。但檔次低,品種、色系構成尚不完善;栽培技術不高,管理水平低下;生產有待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產業化經營轉變。沛縣切花月季品種繁多,國內現有的品種或多或少均有栽培。筆者2005年春季曾經做過系統調查,紅色系品種主要有:梅蘭紅、加希里拉、紅成功、薩曼莎、紅絲絨、莎夏、卡爾紅、巴隆尼斯;朱紅系有:卡巴萊、默爾塞得斯、天使、紅火焰、紅戰船;粉色系有:索尼亞、婚禮粉、外交家、愛麗莎、貴族、維瓦爾第、奧斯亞那;白色系有:坦尼克、卡布蘭奇、卞卡、依思摩;黃色系有:金皇后、黃金時代、金獎章、阿斯米爾金、X夫人、震驚的藍。
3 月季的繁殖
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當年生且充實飽滿的枝條,剪成10cm左右,插入稻糠灰中,插入部分約占枝條的2/3。剪口要平,勿傷剪口芽。此法繁殖,如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95%以上。全年均可芽接。一種是用非休眠芽,另一種用休眠芽,此法成活率不如非休眠芽高,占據了溫室的空間和時間,增加了管理費用,一般不采用。
4 切花月季栽培技術
月季一年四季可以栽植。當地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落葉后,以及3月中旬至4月中旬發芽前栽植。切花生產時還要以供花時間來決定栽植時間,一般定植5個月后開始產花。通過不同的定植時間安排,周年提供鮮切花。月季花期長,除積肥之外仍需要施追肥,月季需要氮:磷:鉀比例是1:1:2或1:1:3。施肥要掌握好時機,在低溫的早春或晚秋、雨水較少的干旱季節,視其生長情況合理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不能施之過分,否則會使植株受害。用肥料的溶液噴灑葉面,由葉面直接吸收,其效果有時比土壤施肥還要快,并可以補充土壤中肥料的不足。溶液中含一種元素或多種元素,濃度一般不超過0.3%。澆水最好采用“見干見濕,澆則必透”的原則,也就是待土表幾厘米的范圍確實全部干透了再澆水,而且澆透澆足。灌水的次數,在生長季節取決于降雨量、氣溫及土壤的持水能力。一般情況下,春、秋季晴朗之日一周澆水2次。冬季上凍之前澆足凍水,然后根部覆蓋,整個冬季就無須再澆水了。
5 溫室切花月季栽培管理
月季是喜光植物,在充足的陽光下,才能得到良好的切花。夏季高溫時要注意通風降溫;冬季可以加溫,保持溫度10℃以上。整形修剪是切花月季栽培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環,合理修剪和養護是調節花期、延長植株產花年限的主要因素。修剪的方式,一種是逐漸更替的修剪法,另一種是一次性統剪法。 切花月季上市時間的不同,價格差異很大。因此,合理控制花期,是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花期可通過修剪和控制溫度來調控。
6 病蟲害防治
6.1 灰霉病
該病主要在溫室月季潮濕不通風,露地月季梅雨、秋雨時發生嚴重。防治方法:使溫室通風良好;及時剪除發病部集中銷毀,減少侵染源;大棚或溫室內用一熏靈煙熏劑煙熏;發病前噴灑65%代森鋅 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靈、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6.2 黑斑病
該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也可蔓延至葉柄、莖上。4~6月、9~11月發病嚴重,常引起早期落葉。防治方法有很多種。首先要注意通風,透氣降溫,及時摘除病葉;雨季每隔半個月噴1次0.5%~1%的波爾多液;或在病初期噴60%福美硫磺1000倍液;或福美砷10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800倍液;或“可殺得”1000倍液。噴藥要均勻,雨后重噴。
6.3 白粉病
該病主要為害嫩葉、嫩枝、花蕾,多發生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以及秋季。防治方法:注意溫室內通風、透光;保持土壤一定濕潤;發病期間少施氮肥,多施磷、鉀肥。生長期間發病,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時,在病葉上撒布硫磺粉,或噴灑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6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800~1000倍液,或20%粉銹寧4000倍液。休眠期發病可噴灑波美3~5度石硫合劑。
參考文獻:
[關鍵詞] 駱越文化;動漫衍生產品;開發;營銷;品牌授權
[作者簡介] 柯華,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影視動畫,廣西,南寧,530008
[中圖分類號] G1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23(2014)05-0062-0002
“駱越文化”是廣西文化的根,是珠江流域歷史上最早、最燦爛的文化篇章。近年來,在廣西地方黨委、政府的努力下,“駱越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駱越文化”的開發成為南寧市著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但目前“駱越文化”的傳播方式以旅游表演為主,較為單一,還不被公眾所普遍認知和傳承。運用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動漫形象及衍生產品形式,進一步推廣和開發“駱越文化”,不但對這種珍貴的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具有積極意義,也將對尚在發展中的廣西動漫產業起到更好地促進作用。
一、結合現代動漫文化,開發具有“駱越文化”品牌的動漫衍生產品
動漫形象是動漫產品開發的基礎。基于“駱越文化”元素創作出來的動漫形象外形將直接影響衍生產品的開發范圍及推廣難度,而且動漫形象和劇情也會直接影響和決定動畫片的傳播范圍、影響度和收視率,隨之又會影響到衍生產品的開發與銷售,這是一個產業鏈的連鎖反應。從美國的“迪斯尼”、“變形金剛”到日本的“阿童木”、“機器貓”,再到中國現在的“藍貓”、“喜羊羊”等動漫形象的成功經驗來看,可將“駱越文化”元素和現代動漫文化結合進行動漫形象創意設計,進而開發具有 “駱越文化”品牌的動漫衍生產品 。
2012年廣西電視臺打造的大型少數民族題材長篇動畫片《達倫達嫁》為“駱越文化”的推廣開發打開了一扇窗口,但廣西本土傳統文化在動漫中的表現形式相對單一,沒有能夠與時代特點很好的結合而形成品牌效應,因此必須將“駱越文化”的特點與現代時尚的審美形式相結合,加強“駱越文化”的傳播范圍和豐富具有“駱越文化”特色的動漫形象設計。一是結合廣西“駱越文化”元素增加動漫形象的周邊產品設計,如可將《達倫達嫁》中具有“駱越文化”特點的經典圖騰、典型人物形象、道具等稍加設計改造,就可以制作成商品進行銷售;二是將融入“駱越文化”又具有時尚氣息的動漫形象進行多元化的衍生產品開發,如出版物、音像制品、游戲、服裝、文具、日用品、飾品、玩偶、手辦及形象授權等。這種開發模式既加強了動漫作品與衍生產品之間的聯系,又節省了衍生產品的開發時間,加快產品的推廣速度和效益回報;三是增加衍生產品的受眾面。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動漫產品受眾主要是兒童和青少年,針對中老年人群設計的動漫產品幾乎是空白的,這就使動漫衍生產品的市場占有空間受到限制。而在日本和美國,從3歲到80歲都有適合其年齡段的動漫產品。如將基于“駱越文化”開發的動漫衍生產品,按年齡段的需求和民族風俗進行功能性分類設計,那么無論是城市還是延續傳統民族文化的村寨都可以接受,相信能夠使市場定位層次更清晰,并獲得多元化的客戶群體。
二、借助國家平臺資源,打造有效的動漫衍生產品營銷模式
設計成功的動漫形象是衍生品開發的先決條件,但要讓產品得到推廣和大眾的認可就必須要通過市場的考驗,如何找到有效的產品營銷模式是打通市場的關鍵。當前,中國―東盟博覽會已在南寧連續成功舉辦,“駱越文化”的資源不斷豐富,影響日益擴大,而《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獲得國家批復,作為珠江流域文化起源的“駱越文化”,也將迎來國家層面的重大發展機遇。
基于“駱越文化”元素開發的動漫衍生產品可以借鑒“喜羊羊”的“動漫―衍生品―動漫―衍生品”的滾動開發模式,在各類傳播媒體上播出“駱越文化”動漫作品和宣傳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動漫形象,接著推出衍生產品。同時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和珠江流域先進地區的文化資源優勢,在動漫展、工藝美術展、各地民俗節慶、旅游景點等平臺進行產品推廣,在廣西本土、珠江流域乃至東南亞占領市場高地,進而打造“駱越文化”動漫電影,再帶動衍生產品的又一輪開發熱潮。同時,在網絡流行文化盛行的當下,運用網絡流行文化的魅力,與“駱越文化”元素進行巧妙的結合,會比較容易給受眾以親切感和親和力,從而為動畫片本身和周邊產品起到雙重的廣告效應,起到快速推廣衍生產品和培育引導消費者的重要作用。
這樣,“駱越文化”動漫作品和其衍生產品對市場進行交替刺激,在使得銷售鏈條持續運轉的同時,又為生產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為后續開發提供充足的項目資金,從而實現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三、運用品牌授權管理模式,形成品牌效應
品牌是企業持續獲利的基礎,動漫企業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開發衍生產品的同時,也要增強品牌優勢,加強品牌管理,只有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才能使動漫產業健康發展。具有良好健康的品牌形象才能更好地傳承和推廣“駱越文化”。
一是注重品牌形象,慎重選擇授權商。良好品牌知名度在能夠為授權商短期迅速獲利的同時,也會使一些目光短淺的授權商不重視品牌的維護與發展,做出一些損害品牌形象,甚至危及公司形象的行為。以湖南三辰集團為例,隨著《藍貓淘氣3000問》動畫片的播映,三辰集團已經形成了一條以動畫作品為核心,集音像、圖書、服裝、玩具、食品、文具等衍生產品于一體的產業鏈,衍生產品已經覆蓋全國95%的地級市。受利益的驅使,一些不法經營者擅自將藍貓的形象印在自己的產品上,或對形象稍加改動,愚弄消費者,給三辰公司造成數億元的經濟損失。所以,基于“駱越文化”元素設計的動漫形象開發的衍生產品在授權時,有必要慎重選擇授權商,達到保護知識產權維護企業利益和形象的目的。
二是多渠道授權,維護正版銷售渠道。據統計“藍貓”侵權產品的流通規模,居然超出了已授權產品流通的10倍,這給三辰集團帶來了高達數億元的經濟損失。侵權盜版不僅擾亂動漫產業市場,搶占市場份額,還損害了產品形象,嚴重的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如打著“藍貓”的形象品牌生產不合格食品,這對企業是致命的打擊。所以,要想將基于“駱越文化”元素開發出來的動漫衍生產品的知識產權得到良好的維護,除了依靠法律手段維護外,還要依靠市場,通過多渠道授權打壓盜版的市場空間。
可以借鑒原創動力對“喜羊羊”的商品授權、促銷授權、通路授權等授權模式來進行“駱越文化”動漫衍生產品授權,但更側重于促銷授權和通路授權,因為這兩種授權一般不會受到盜版的影響。促銷授權主要是和大企業,如銀行、大型旅游公司、快餐連鎖店、酒店等合作舉辦主題活動,能夠有效地提高“駱越文化”動漫衍生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同時也能夠進行廣西本土文化的推廣,引導消費。通路授權是指授權加盟品牌連鎖專賣店和連鎖專柜,統一銷售授權品牌的商品。線上銷售則只做官方旗艦店單一渠道,可以比較有效地打壓盜版。
四、結 語
中國動漫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以“駱越文化”動漫形象及衍生產品為載體,通過產品開發、營銷和授權管理等運作,或將是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弘揚傳統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王傳東 鄭琳.動漫產業分析與衍生產品研發[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蘇超.本土動漫衍生品開發研究模式[J].商業現代化,2011,(5).
關鍵詞:農村發展;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
土地作為農業生產的基本資料,對農民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發揮土地資源的經濟效益,對于促進社會及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土地的經營生產方式可以作為衡量農村生產關系與農村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同時也是我國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發展農村適度規化集約生產經營能夠有較推進r村城鎮化,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而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1. 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的概念
自我國改革開放后,農村在土地經營管理上就采用了,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農村經濟與農業的發展,然而隨著近幾年農業經營產業化的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形成了以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為主的新型土地經營模式[1]。
土地規模化指的是集合農村土地、資金、人力資源等要素,以市場經濟規律為依據對農村土地進行優化配置,從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資源,提高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土地集約化指的是對經營要素進行重組優化,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土地集約化是以實際土地資源使用量為依據,通過優化土地布局,最大程度地利用土地資源,進而提高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2. 當前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存在的問題
2.1土地流轉機制不完善
土地流轉機制是農業規模化經營推進的重要基礎,然而就我國當前農村土地經營情況來看,土地流轉機制普遍存在不完善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資源轉讓,土地流轉由于缺少法律依據常常會引發經濟糾紛。很多地區雖然建立了土地流轉的組織機構,但是土地流轉市場仍然不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
2.2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
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需要社會化服務的支持,然而我國農村的服務組織普遍存在不健全的問題,很多地方的服務組織在服務內容上都存在不配套的問題,無法滿足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要求,無法為土地規模化經營提供有效的服務[1]。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要求服務組織能夠提前資金與生產資料,然而很多地區由于服務體系不完善,缺乏技術支持導致在社會化服務水平上無法達到要求,阻礙了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的推行。
2.3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
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需要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為前提,然而很多地區由于自身區位優勢不足,導致當地勞動力轉移數量非常有限,此外,由于許多客觀因素,農民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使得很多新型的生產技術知識與農業科學知識都無法在農村生產中得到普及,受文化素質的限制,農村生產水平提高緩慢[2]。農村土地生產過程中由于缺乏職業教育及專業技術人員,使得很多新技術無法得到實踐,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水平也由此受到限制。
3. 發展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的對策
3.1加強勞動力轉移
土地規模經營需要以農村勞動力轉移為基礎,因此,為發展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需要大量轉移農村勞動力,通過勞動力外轉與內轉,實現農村土地生產經營水平的提高。在勞動力外轉上,需要加大對農村勞動力技能的培訓,通過技能培訓,培養一批具有一技之長的外出務工人員,使其能夠適應外部環境,避免出現“戀土回流”情況而造成土地資源緊張。在勞動力內轉上,需要加大農業產業化進程,鼓勵農民發展二、三產業,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業從業人員,為農民生活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提高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能力,這樣更有利于農村勞動力城鎮化發展,最大程度地提高農村經濟水平,為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創造空間。
3.2實行模式化管理
當前我國農村在土地生產經營模式上有許多的體制,包括聯合經營體制、企業經營體制、集體經營體制等,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需要以此為基礎,積極創新經營模式。首先需要重點推行股份制農民合作社,嚴格按照土地規模經營的標準,對土地經營管理進行嚴格規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產效益。此外,還需要積極宣傳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的意義,使農民可以正確認識土地規模生產,使其更好地參與到土地生產經營管理上,完善經營主體內部管理,進而促進土地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的發展。
3.3提高土地利用率
為完善土地生產經營管理,推進農村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各鄉鎮需要修訂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及農業產業規劃,通過科學合理配置,整合特色優勢產生基地建設,提高土地利用率,將原本分散的土地能夠集中連片發展,通過規模化經營,提高投入產出率,使農業能由粗放的經營方式轉為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方式,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2]。
4. 結語
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較分散經營更加的集中,能夠在一定生產水平條件下,單位勞動力為實現最佳投入產出的經濟效益而經營的最大土地面積。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依然成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對現代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在農村適度規模化集約生產經營背景下,能夠有效提高勞動力生產率,促進勞動力轉移,進而提高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促進城鎮化進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