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防范影子銀行風險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影子銀行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沖擊傳統金融業務影子銀行的資本投資收益率遠高于同期的定期銀行存款,這是我國影子銀行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以理財產品為例,2010—2013年7月間,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由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的10%左右上升至50%左右,再加上理財產品期限靈活,對居民儲蓄形成誘導,使得許多居民儲蓄通過理財、信托公司、財務公司、小貸公司等流入影子銀行體系,從源頭上分流了銀行業傳統的資金來源。而傳統銀行那些低風險、低收益的資產因為無法給出較高的“無風險收益率”,吸引不到資金。高收益和高風險相匹配,很多影子銀行收益率高,潛在風險也高,但其對外宣稱風險低,這樣誤導客戶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不正當競爭,造成傳統金融機構業務大量流失。
(二)極易傳導風險影子銀行與商業銀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其業務覆蓋了商業銀行表外或邊緣業務、證券、信托、民間借貸等,領域極其寬泛。影子銀行直接或間接從正規金融融資,影子銀行同質化、銀行為影子銀行提供擔保等加劇了金融機構流動性風險。由于影子銀行信息披露不充分,隱含的擔保鏈條較長,資金鏈條脆弱,一旦游離于監管體系外的影子銀行業務發生損失,必定波及關聯度高的商業銀行。任何一個影子中介金融機構失敗的信息會迅速蔓延擴大到整個金回購、股市縮水等惡性信號,并很容易打擊實體經濟。
(三)降低宏觀調控效果影子銀行游離于金融監管及貨幣政策直接調控之外,弱化了宏觀調控效果。影子銀行資金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業、“兩高一剩”(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等行業和領域,不能準確統計和計算,直接削弱國家貨幣政策調控的效果。比如小額貸款公司、信托公司大部分資金都流向房地產領域,而房地產商所獲得的利潤又進入民間信貸,形成了一個資金循環。這使得當房市過熱,政府需要通過緊縮銀行信貸來打壓房產泡沫的時候,由于委托貸款、民間信貸、信托貸款等影子銀行渠道依舊暢通,房地產企業在一定程度上仍能與政策抗衡,削減了政策的調控效果。
(四)掩蓋市場操作風險相對正規銀行成熟的審貸流程來說,影子銀行的資金運用沒有完整而嚴格的制度可循。影子銀行存在業務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風險計提不充足等現象。一些地方性金融機構迫于考核壓力,隨波逐流發行一些理財產品,由于發行量小,其制度性的規定并不成熟,風險管理能力較弱。金融體系外影子銀行風險意識薄弱,存在違規操作。一些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由于運營時間不長,缺乏風險管理和業務經營方面人才等原因,風險意識較低,容易因偏好貸款規模擴張和市場份額增長而忽視風險管控。另外,影子銀行相當不透明,規模不易精確統計,這使得影子銀行的風險在監管者的視線之外累積。一旦爆發,比看得見的風險更具破壞力,有可能令參與者不恰當地承擔更多的風險,在微觀層面帶來更大的波動,在宏觀層面增大系統性危機發生的機率。
(五)缺乏有效金融監管我國監管機構對傳統銀行的監管標準明確、規范,而對影子銀行的監管過于寬松,也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以至于影子銀行通過不斷的金融創新來規避監管。以銀信合作為例,其初始目的是信托公司利用銀行的客戶優勢獲取更多的資金,銀行利用信托公司的投資優勢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然而隨著經濟政策和金融環境的變化,銀信合作已經成為了銀行逃避金融監管的手段。對金融監管的規避,使得銀信合作削弱了人民銀行調節經濟的效果。影子銀行體系由于缺乏有效金融監管的手段和辦法,一旦影子銀行系統出現問題,監管當局往往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從而導致其對金融市場的穩定帶來災難性后果。
二、影子銀行風險防范措施
(一)完善影子銀行監管體系影子銀行的發展,突破了傳統金融業務的監管邊界,應從以下方面強化監管。一是完善監管法律法規。通過立法把目前脫離于監管之外的機構納入監管范圍,提高金融監管的覆蓋面,防范風險隱患。明確對影子銀行經營范圍、融資來源以及融資規模等做出具體規定。為了減輕影子銀行出現問題時對金融穩定造成破壞的程度,可對傳統銀行涉及的影子銀行業務量進行上限限制規定。二是構建有效監管框架。建立影子銀行監管部門聯席制度,由人民銀行負責宏觀審慎監管,相關監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微觀審慎監管,避免監管真空或多頭監管。監管部門之間強化溝通與協調,加強對金融機構之間交叉業務的監管,建立起跨市場的協調監督機制。三是強化重點業務監管。改進對金融機構理財產品的監管,嚴格監管理財產品的資金走向,規范和控制其資金來源。對于有正規金融機構參與的以繞過貨幣監管為目的的帶有明顯的衍生性質的影子銀行業務,如銀信合作業務,理財業務等,要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推進對民間融資的監管,及時發現高利貸、非法集資風險。
(二)強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為了避免影子銀行體系資金的斷裂而導致對整個金融體系的沖擊,應妥善處理好影子銀行體系與正規金融體系的交互關系,使在金融體制內外的資金都能良好循環流通。一是建立科學透明的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規章制度,健全有效的內部監督系統及應急處理機制,對影子銀行業務實行全面風險管理。二是密切關注各項風險管控措施的執行情況,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和風險控制措施體現充分了解客戶和符合客戶利益的原則。三是做好貸款流向監測,嚴格限制銀行直接或間接向融資性中介機構授信,對影子銀行性質的業務提高資本金或撥備要求,建立商業銀行和影子銀行間的防火墻,降低風險傳導可能性。三是加強傳統銀行內控管理。加強對銀行員工的管理,嚴禁員工借銀行名義參與非正規操作,防范影子銀行風險影響銀行信用。
(三)建立有效預警監測與風險化解機制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測,使其透明化,強化對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市場和工具的關注和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高風險業務的關注。一是成立影子銀行風險預警機構,隨時掌握影子銀行業務的新動向。二是加強影子銀行的風險系數分析和風險化解研究,當影子銀行風險預警機構預測到影子銀行存在較大風險時,及時提出相應對策,使影子銀行的風險降到最低。三是共享影子銀行監測數據,加強信息披露,使其透明化,陽光化。規范影子銀行的披露內容與格式,做到標準明確、要求詳細、內容統一、格式規范。
(四)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是銀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根本要求,對于促進金融市場秩序和交易行為的規范,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是強化地方政府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風險關注,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強風險宣傳,加大金融知識普及力度,提高風險防范意識。二是加強“一行三會”密切協調合作,健全完善暢通有序的金融消費投訴處理機制,提升金融糾紛處理能力。三是區分一般金融消費者與合格金融消費者,建立合格金融消費者投資制度,為其劃定交易禁區。
作者:趙玉峰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邢臺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