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外高校創業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業教育定義
“創業教育”一詞最早出現于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指出:創業教育從廣義上說是指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美國學者柯林和杰克認為創業教育是提供個人具備認知商業機會能力的過程,并使學生具備創業行動所需的洞察力、知識和技能。我國學者彭鋼、蔡守龍(1992)認為創業教育是指以開發和提高青少年的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具有開創個性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
(一)美國高校創業教育美國開展創業教育已70多年,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了完善的教育體系。美國各所大學基本上都開展了創業教育,授課對象主要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但是各所大學創業教育側重點卻呈現多元化,如百森商學院、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偏重綜合型,而麻省理工大學創業教育是面向高科技領域。在美國創業教育體系中,按照創業教育組織模式分類。一種是聚焦模式,即只在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內部開展,培養專業化創業人才和研究者等。在聚焦模式中,學生經過嚴格篩選,課程內容呈現出高度系統化和專業化特征。采用“聚焦模式”進行教學的典型代表是哈佛商學院。另一種是全校性創業教育,即對全校學生開設創業課程與活動,培養不同學科背景下大學生的創業精神與創業意識。
(二)英國高校創業教育20世紀80年代,英國高校創業教育發展飛速,并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英國創業教育遵循自上而下的發展道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啟動了高等教育創新基金。同時,建立英國科學創業中心,系統地進行創業管理和教育,從而將政府、高校以及社會融為一體,互助互利。在創業教育的組織形式上,分為商學院主導模式和大學主導模式。其中商學院主導模式又分為三種形式:一是分離式,即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彼此獨立進行研究與教學;二是融合式,即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組成團隊,在學院內部組織或安排課程和活動;三是嵌入式,即創業團隊更加系統化和專業化,范圍更加擴大,普及教育到各個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
(三)日本高校創業教育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國民會議上提出了創業家精神的概念,強調創業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創業家精神、生存能力和思維方式。日本政府將“官、產、學”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創業教育中,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結合自身的國家特點,日本建立了四種典型創業教育模式。一是創業家專門教育型,即針對商學院或經濟學院或以創業為目標的學生專門設立課程。二是經營技能綜合演習型,即以經濟學院或商學院商業計劃書的制定為主要課程形式。三是創業技能副專業型,即主要針對理工類為主修專業,以創業為輔修專業的學生設置課程。四是企業家精神涵養型,即針對全校性質的創業素質培養的普及課程。
(四)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澳大利亞高校創業教育經歷將近30年的發展,創業課程全面覆蓋高校。政府通過支持小企業發展、鼓勵人們創業,在大學中建立企業孵化器,主辦商業計劃競賽,并將創業教育上升為國家戰略支持計劃。在創業教學課堂中,多采用“創業模式”“普及模式”“培訓模式”教學。創業模式僅針對商學院的學生,對其進行系統化專業化的培養,強調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共同打造創業型人才;普及模式面對非商學院學生,結合專業背景,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興趣與能力;培訓模式則針對全校學生,由創業中心或其他創業機構中的教師授課,注重培養實戰方面的創業意識與創業技能,實踐性強。在這種課堂教學體系下,高校學生可利用課余時間,參與豐富的創業實踐活動,如澳大利亞商業計劃競賽、美國商業計劃大賽等等,在比賽過程中,積累更多的實戰經驗。
(五)國外創業教育模式的比較基于對國外高校創業教育的梳理,以及對各個國家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比較分析,可以進一步抓住各國創業教育的特點,也為我校創業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三、對我校創業教育的啟示
(一)樹立良好的創業教育觀念我國傳統的高校教育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主,是一種單純的知識教育模式。由于高校學生就業的壓力,許多學生只關注專業知識的了解,往往忽略自身興趣和創造力的培養。因此,我校應首先統一認識,以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為主要辦學宗旨,以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為根本,以創業課程和創業平臺為主要實施途徑,將創業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和科研中。
(二)建設與培養師資隊伍高校創業教育的核心還應注重教師隊伍培養的問題,教師隊伍的好壞直接影響創業教育是否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針對目前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缺乏的現狀,我校應加強師資的培訓與整合,從而形成一支政治素質高、理論功底扎實、有一定實踐經歷的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首先,高校可招聘或培養一批可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如果條件有限,也可從已有的教師中抽取有創業方面經歷或有興趣創業的教師。在培養隊伍方面,可以聘請國外的教授進行定期培訓,或者組織我校創業教師隊伍與國外優秀創業教育院校合作訪學,去企業掛職鍛煉等等。其次,應建立并完善創業教育教師的選拔和競爭機制。在教師隊伍方面應當采取多角度選拔制度,不僅要選拔學校已有的創業型教師,也可以向社會招聘一些具有創業經歷的企業人士作為高校創業教育的兼職教師。
(三)建立創業教育服務平臺搭建學生創業服務平臺,是學生在課堂理論教育上的升華,更具有實踐性。在我校建立學生創業服務中心或站點,為學生解決創業方面的問題和疑惑,加強創業的實踐性教育。其一,組織學生定期進行創業規劃設計。采用以賽帶練的方式,在我校定期開展類似于“挑戰杯”的競賽,在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的前提下,也是建立我校品牌大賽的契機。其二,可以組織大學生去企業實習。實習的企業可以是本校的產業,也可以是學校合作的校外企業,讓學生親歷創業過程,從而建立創業過程中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信念。在實習中,提供技術指導與資金支持,鼓舞學生創業的激情和發掘渴望成功的創業潛力。
相信未來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一定能緊跟世界高校步伐,培養出尖端創業人才,促進我國高校創業教育不斷提升,推動我國經濟蓬勃發展。
作者:楊瑞呂坤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