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網絡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利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作文教學一直都是語文學科面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初中階段,對學生作文開始講究深度與高度。所以,如何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并且能夠寫好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新課改要求作文教學以人為本,以提升學生的興趣與自主寫作能力為主,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言傳身教、以教師自身的文學素養來給學生示范、舉例等方法,在當前仍然被廣泛延用,但這種方法顯然無法給學生帶來足夠的興趣。筆者認為,在網絡信息十分發達的今天,我們有必要好好利用網絡資源來實現初中作文的教學工作,從而提升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讓學生自己想寫作文,并且能寫好作文,寫出的作文有一定的內涵與深度。筆者根據自身利用網絡進行作文教學的多次探索與實踐,總結出網絡教學的幾種有效利用方法。
一、方便圖文并茂,增強情感表達
新課改要求:“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學校的三點一線周而復始,使得學生覺得自己的生活過于平淡,讓學生的思維處于停滯狀態,在寫作時,很難寫出真情實感,多數是胡編亂造。但是,網絡卻不同,互聯網就是提供給學生們去了解生活、感知世界的最好途徑。與書籍不同,網絡的形式相對多樣化,圖文并茂,并且還有各種影音和動畫等,這些都能激發學生的真實情感。比如在當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時期,我通過網絡進行各種相關資料的收集,并設計成一套系列性的課件,在課堂上給大家展示,這些圖片與視頻所帶來的視覺沖擊力與心靈的震撼遠遠超過文字的渲染力,死亡的慘烈與救援時的感動融為一體,很多學生在觀看課件時都動情地流了淚。在這個時候進行作文的寫作,學生們都能流暢地一氣呵成,并且感情表達也異常真摯、到位。同樣,在上海發生外灘踩踏事故的時候,我也是利用了這樣的方法,通過課件的展示,調動起學生的情感,然后再讓大家來作文,很多學生感覺自己所掌握的相關信息還不夠,于是自己上網去搜集相關信息,使寫出的作文有理有據、分析到位,思想情感極為豐滿。可以說,網絡的強大容量以及信息的篩選功能,為學生的寫作帶來了極大的幫助,泛泛而談、無實而言、情感虛假的寫作現狀得以改善,學生可以借助于它們實現作文的寫真、寫實、寫細。
二、充實資料儲備,提升文化素養
寫作講究胸中有丘壑,才能下筆如有神。杜威說:“作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充實學生的知識儲備。”新課標更是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材料、構思立意、修改加工等。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咬著筆桿想來想去還是那些例子,這就是學生平時沒有足夠的素材積累的原因。網絡是一個超大容量的圖書館,通過網絡讓學生選材的面迅速地變得寬闊起來,使得作文能夠言之有物,豐富多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從旁指導。首先,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籍,拓寬閱讀面。不同于普通的書籍,網絡的容量可謂浩瀚,各類信息隨處可見,初中生暫且還不具備良好地分辨與篩選材料的能力。我在平時給學生諸多的建議,讓學生通過網絡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圖書和文章,并且向他們推薦一些好的下載網站,讓學生們都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拓寬自己的思路,豐富自己的知識,陶冶自身的文學素養。當這些影響寫作的條件都有所改變之后,就不愁學生寫不出別具一格、內容充實的作文了。其次,指導學生通過便捷的途徑找到他們寫作時需要的素材。面對一些作文題目,很多學生都會出現素材匱乏的現象,而臨時去現實生活中尋找素材又太麻煩,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指導學生通過網絡來收集他們本次作文需要的素材。比如說,現在學生需要寫一篇關于“信念”的作文,一時對信念的理解以及這方面的相關人物不夠了解,那么網絡就是最好的資源庫,它不僅可以幫學生詮釋信念的深層次意義,還能找到諸多與信念有關的名人佚事,有了豐富的素材,怎么寫不來好作文?
三、拓寬展示平臺,增強學生自信
陶行知先生說過,要給學生的付出予以適當的獎勵,才能激發他們更強大的潛力。但是,作文的教學往往沒有過多的獎勵模式,通常都是老師讀完打一個分數;學生們平時給雜志社、報社的投稿,十有八九也是杳無音訊;而網絡就給了學生們一個良好的平臺。網絡的發表更加寬泛化,也更加及時化,寫完即發,發完即現,沒有雜志投稿過長的審核周期;同時,網絡平臺對投稿人沒有限定與要求,而且對內容的要求相對較低,學生的投稿成功率得以提升。教師還可以通過各種電子雜志來創建本班的“作品雜志”,如果學生有了好的作品,老師給予肯定,就將之“刊登”在本班的“作品雜志”上,同時,還可以發表在類似的文學網站或者是學校BBS上,讓學生的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好的作品接受大家的好評與贊美,從而增強學生們的寫作積極性,增加學生們的寫作信心與寫作熱情;并且激勵他們再接再厲,繼續培養自身的文學素養和藝術內涵。目前還有諸多可以不通過審稿便直接發表的平臺,這些平臺也要充分利用,讓學生們自己去發表作文,不限內容,全部都可以即發即現,不用評定哪些優秀才能發,這樣給一些作文方面稍差的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
四、優化評議模式,解決互評難題
作文講評對于作文教學十分重要,學生本身對作文并沒有太明確的把握,而老師的評改就是他們的指路明燈。所以,老師及時地將自己對學生作文的批改意見反饋給學生,對學生的寫作發展有著很大影響。但是,傳統模式的評改顯然無法充分地做到講評的詳細性,老師筆耕不輟,學生卻收益甚微。新課改對七~九年級的學生作文要求“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其實初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作文評改能力,在近些年的作文教學中,也在逐步地實現將評改權交到學生手里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到評改中去,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作文中出現的不足,學習他人的寫作技巧。但是,這整個過程的操作卻并不容易,中間的程序多且雜,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無法實現。而網絡卻能改變這一現狀,計算機輔助教學使這一過程便捷化,在評改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電子設備,將作品輕松地進行傳遞與交換,并且可以通過大屏幕詳細地給大家講解同一篇作文中的優缺點。網絡的應用,使得一直困擾我們的“學生互改”變得簡單快捷。這種評改交流好處很多,首先,學生自己的作文能夠得到很多人的點評,自己能夠從中找到作文中的問題,另外,自己去評改別人的作文,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老師也能將自己的評改過程公開化,讓學生在老師的評改中找到問題,發現別人的優勢。方便快捷的網絡給作文的交流評議帶來了根本上的改善,讓教師評改與學生評改的整合更加完美,從而讓學生們在評議交流都能夠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在評議交流的實踐過程中,還可以開設不同的欄目,找出典型的作文類型,進行欄目的設置。比如,對于好的作文,設置佳作欣賞欄目,讓大家都能夠學習到成功之處,并且讓大家都發表意見,說說自己對這些作文的理解與看法,你認為它好不好,好在哪里,而需要改進的是哪方面等等;同時,對于那些寫得相對較一般的作文,我讓大家去做伯樂,找出這些作文里面的出彩點,哪里寫得比較好;而對于一些錯句,也讓它們顯示在學生面前,不顯示它的作者,讓大家分析這些句子的問題在哪里,如何改進等等。
五、小結
從最初的多媒體教學,到當前的網絡教學,作文教學一直都在發生著改變。網絡無疑是學生們知識積累與探索的好渠道,同時,也是老師實現創新教學方法的好助手,充分地利用網絡,利用計算機,繼續推進作文教學的現代化建設,對學生的作文水平,甚至是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黃起祥 單位:福建省尤溪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