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園林專業教學模式革新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
1.1優化課程結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園林專業的課程主要從園林植物和園林設計2個方面進行設置,要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的設置,合理安排教學內容,選用優秀的教材,保證課程的緊密銜接。增加實踐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動手能力訓練,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實踐創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在滿足本科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1.2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對園林人才的需求
高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搖籃,培養高素質的園林人才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是滿足社會對園林專業人才需求的前提,要結合學校的專業優勢和本地區的園林景觀建設的特點,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學生具有對園林專業的中心課程有系統的認識、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創新精神,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強的設計能力,在生產一線中能夠進行方案圖的分析,領會并根據其進行施工圖設計,并通過不斷的學習來豐富自己的設計理念,充實自己的設計手法,在實踐中逐漸完成自己從畢業生到景觀設計師的成長過程。
2加強理論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
隨著知識的不斷更新和對園林專業人才的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提高教學能力。要加大師資力量投入力度,改善專業教學條件,支持教師進修提高,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建設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學水平。要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并把取得的成果應用到教學中去,提高教學質量。
2.2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和便捷的網絡資源,引用我國經典的園林景觀設計,挖掘設計的文化內涵,分析設計手法,解剖景觀的布局,根據不同地域植被特點,解析植物的搭配等等,豐富學生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大膽創新,獨立分析,獨立設計,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2.3加大教學投入,引進先進的教學資源
要加大教學投入,建立專用的繪圖室,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創作環境,引進配套的教學軟件,使學生掌握先進的電腦繪圖技術。保證實驗儀器設備的齊備、完好和及時更新,確保設計性、創新性實驗項目有較高的開出率。對于常規儀器,要確保與實驗學生數相配套,使每個學生都能親自操作。
2.4加強文化修養,提高學生設計能力
園林是一門歷史悠久的集大成的綜合藝術,自古以來大都是由文人、畫家和匠工共同合作,與文人墨客的詩詞、書畫融會貫通成為一體,可以說園林就是詩詞、書畫意境的實體展現。園林景觀的設計還與建筑相結合,除了講究設計的功能性之外,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提高作品的賞析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
3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
3.1加強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園林專業課程大多數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其實踐性、實用性非常強,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觀念,高校要加大實踐教學學時的比例,把實踐動手培養納入實驗教學中,構建新的實驗體系,把學生的創新能力考核納入到實踐成績的評定,實行實驗室開放式管理,實施彈性實驗教學,為培養大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創造有利條件。
3.2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搭建創新創業平臺
由于各地園林景觀建設和生態綠化發展的不同,地域性文化差異和園林景觀設計的理念不同,導致各高校園林專業學生在先進園林知識的學習上存在很大的差別,缺乏與先進的景觀設計作品的近距離接觸,無法掌握經典園林設計的精髓,因此,在園林專業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中要建設實習基地,使學生能身臨其境地學習和模仿,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激勵學生進行創新實踐,在生產實踐中去驗證理論知識,強化實踐能力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開展創業實踐,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為學生創造一個自我展示才華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良好環境。
4結語
教學模式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要遵循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強化實踐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辦特色專業,為地方園林事業的建設和發展輸送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服務。
作者:宋文超李勝舉許龍李富吳玉德單位:佳木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佳木斯大學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