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村旅游生態文明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優勢
1.生態環境優美,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安丘市地處暖溫帶濕潤季風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平原、丘陵、山區約各占三分之一,水資源豐沛,森林覆蓋率達到33.6%,境內有組合良好的青山、河流、濕地、湖泊、泉、梯田等多種景觀類型,這些都是發展“田園安丘”鄉村旅游的天然基石。種類豐富,品質良好的農產品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安丘市有櫻桃、草莓、花生、蔥、姜、桑蠶等多種農作物,種植集中且有規模;鎮鎮有特色,百泉輝渠、景芝酒城、石埠子草莓、柘山花生、大盛桑蠶、凌河蔬菜等美名遠揚;有9個中國國家地理標志性產品,40多個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農產品品牌,并有安丘蜜桃等特供水果。
2.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勢頭良好安丘市及時啟動鄉村旅游規劃編制工作,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鼓勵支持鄉村旅游發展。每年設立500萬元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旅游規劃編制、從業人員培訓、示范項目建設、宣傳營銷、商品研發、品牌創建獎勵等,對于各項支農、惠農資金,要向鄉村旅游方面傾斜。目前,全市建成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6處,國家濕地公園2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1個、省級旅游強鄉鎮4個,先后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省級森林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優秀旅游城市。
3.農業獨具特色,發展前景廣闊安丘是農業大市,農產品資源豐富,品牌農業發展良好,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安丘模式”全國推廣,奠定了發展鄉村旅游的品牌基礎。農產品資源豐富,是中國蜜桃之鄉、姜蒜之鄉、草莓之鄉、櫻桃之鄉和桑蠶之鄉;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安丘模式”在全國推廣,年加工農產品200多萬噸,出口日韓、美國、歐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后被確定為全國園藝產品(蔬菜)出口示范區、山東省第一個供港蔬菜備案基地和第二個食品工業基地、全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范區、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優秀示范市。依托安丘特色農業、品牌農業、“安丘模式”發展的鄉村旅游一定前景廣闊,優勢俱顯。
4.文化底蘊深厚,提升鄉村旅游競爭力安丘境內古跡眾多,先賢輩出,悠久的歷史,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發展鄉村旅游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木版年畫、剪紙、泥塑等代代相傳,歷久不衰。安丘在明、清時期就有許多分散的木版年畫生產群體,主要產品是紙牌和門神、灶王、胖娃娃等;剪紙群眾基礎廣泛,幾乎村村皆有善剪紙者,最為流行的圖樣有“老鼠上燈臺”、“獅子滾繡球”、“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金雞報曉”等;安丘泥塑的主要產地在景芝一帶,傳統作品有不倒翁、泥老虎、泥孩子等。
(二)劣勢
1.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不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安丘市鄉村旅游發展處于初級階段,缺乏統一管理和規范指導,前期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出現了沒有效利用旅游資源、旅游產品開發深度不夠等問題。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于鄉村旅游發展形勢,很多地方的集散、引導、交通、安全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與吃、住、行、游、購、娛協調發展。
2.品牌意識薄弱,鄉村旅游品牌缺乏與其他鄉村旅游發展較為成功的地區相比,安丘市鄉村旅游的品牌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品牌意識薄弱。雖然是省級優秀旅游城市,擁有多個國家級特色景觀旅游名鎮、省級旅游強鄉鎮,但是知名度小,數量不占優勢。
3.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發展鄉村旅游需要大量的高素質的旅游從業人員,但是安丘鄉村留守人群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思想比較保守。大多數的鄉村旅游從業者沒有經過正規培訓,整體素質相對較低,經營水平和服務質量偏低,制約了鄉村旅游的持續快速發展。
(三)機遇
1.鄉村旅游業發展環境良好山東省強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推進鄉村旅游點“改廁改廚”,加強鄉村旅游標準化建設,加快實施縣域鄉村旅游規劃,涉農資金向鄉村旅游業傾斜。在全省高度重視發展鄉村旅游的重大機遇下,安丘市被選為首批鄉村旅游規劃編制扶持縣,成為其發展鄉村旅游的有利契機。濰坊市高度引領鄉村旅游發展,先后出臺《關于推進旅游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重點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優先發展鄉村旅游。自2015年起,濰坊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鄉村旅游發展專項資金,用于鄉村旅游規劃、整村農家樂改造、衛生達標獎勵、教育培訓以及扶持鄉村旅游標桿示范村(點)發展。
2.鄉村旅游發展動力十足隨著大眾旅游需求的持續高漲,越來越多的游客喜歡到農村去吃農家飯、體驗農家生活、呼吸新鮮空氣。新休假制度實行后,假期減少,不宜遠行,鄉村旅游便成了市民短期旅行的最佳選擇。新旅游法頒布后,自駕游在旅游市場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山東省已成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最多的省份,強大的自駕游市場成為安丘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挑戰
1.周邊地區競爭激烈與周邊縣市相比:客源市場競爭激烈;《濰坊市鄉村旅游總體規劃》中把安丘市定位為“文彩山鄉”,主要功能定位于“山地休閑度假”,在同質產品開發中仍然存在競爭;安丘鄉村旅游的品級處于中等水平且功能單一,旅游強鎮、旅游特色村的數量不算多。
2.鄉村生態環境脆弱,鄉村面貌遭破壞自然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旅游如果發展不當將會嚴重破壞鄉村自然生態環境。安丘的新型城鎮化推動了鄉村社會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但在這一進程中古民居古村落的保護、歷史人文的傳承及鄉村風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二、安丘市鄉村旅游發展思路探析
(一)打造安丘特色的鄉村旅游綜合體旅游綜合體是具有一定規模的街區群體,是完整的旅游產業發展群落。它在特定的空間里把酒店、景區、居住、展覽、餐飲、會議、商業、文娛、交通等功能空間進行三項以上有機結合,各個部分能夠空間依存、價值互補、功能呼應,更好的滿足游客“吃、住、游、購、娛”需求。安丘市每個鄉鎮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可以根據自己的定位和發展目標向打造廣義上的旅游綜合體的方向努力,鄉鎮旅游綜合體的打造不能趨同化。青云山未來城、歌爾莊園、“齊魯酒都”民俗文化體驗區等重點旅游項目也可以規劃打造鄉村旅游綜合體,這將是安丘市高端鄉村旅游的典范。
(二)打造安丘縣域大景區旅游業與各類經濟要素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要拓寬鄉村旅游發展思路,深度挖掘安丘鄉村旅游資源的內在潛力,整合區域資源,由“小旅游”向“大旅游”轉變,打造縣域鄉村旅游大景區,形成全市大旅游格局。打造縣域大景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企業為主體,核心在景區,以鄉村旅游品牌化為重要抓手,實施集群發展戰略。安丘市打造縣域大景區,把分散的、孤立的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區位優勢等單項優勢整合為旅游產業發展優勢,進一步整合城市休閑游、酒城文化游、美麗鄉村游三大旅游板塊資源,進一步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精心策劃一日游、二日游等旅游線路產品,實現縣域旅游可持續發展。
(三)實施安丘鄉村旅游品牌戰略旅游經濟是注意力經濟,品牌和知名度對鄉村旅游的發展至關重要,實施品牌戰略是鄉村旅游競爭和持續發展的一大法寶。打造鄉村旅游品牌,依托鄉村旅游資源及配套設施,依靠營銷手段,使縣域內的鄉村旅游成為系統的、綜合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安丘市從空間結構上規劃,打造以“齊魯酒都”民俗文化體驗區、“百果之鄉”創意農業鄉村休閑區、“世界菜籃”品牌農業鄉村休閑區、“都市農園”科技農業鄉村休閑區為支撐的品牌戰略。安丘市依托特色農業、品牌農業,以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安丘模式”為支撐,以深厚的民俗文化為土壤,以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旅游發展為契機,必將走出一條安丘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化之路。
(四)云旅游視角下的安丘鄉村旅游發展“云旅游”是要建立區域旅游產業鏈,形成特色旅游產品和服務的配套協作網絡,實現旅游資源和社會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鄉村旅游在“云旅游”上的運用,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利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技術整合信息,應用有效信息建構鄉村旅游產業鏈關系,促進鄉村旅游發展升級。通過建設基礎設施服務、資源整合平臺、系統軟件運用,把基礎數據服務、信息、流程管理、移動智能終端運用等納入鄉村“云旅游”中,提升鄉村旅游的文化價值,提升鄉村旅游的競爭力和品牌形象。把“云旅游”融入鄉村旅游,發揮更大的效用,需要政府的政策保障和支持。安丘市為了大力扶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在山東省縣級市率先出臺了《安丘市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安丘市電子商務發展扶持政策》,對電商平臺、產業園、電商示范企業等7大類進行多方面扶持,全市已有408家企業和個人通過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網上交易,年交易額超過8億元。安丘市鄉村旅游與頤高電子等電商合作,可以讓鄉村旅游實現在線預訂和網絡化,真正實現“走出去”。鄉村“云旅游”的發展將會占領城鄉統籌至高點,打造安丘鄉村旅游新形式。
作者:王秋芳單位:中共安丘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