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點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下文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把他們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全面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確保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確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后繼有人,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這就說明高校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筆者分析研究了全國高校大學生自測自評體系,認為高校要想開展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從以下幾個大的方面著重加強。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的事業發展規劃中
1.1在高校的發展中充分體現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應該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中,進一步加強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為高校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證。高校應該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構建和完善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也就是注重培養具有良好的文化修養和思想品德修養的專業人才。
1.2充分發揮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關部門的職責。
高校在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健全教育管理體系,各部門要制定嚴格的工作職責,相互配合,形成高校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以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地扎實有效。高校應緊密結合學校的辦學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有明確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1.3每年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考核。
高校應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的整體工作中,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各相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作用并建立此項工作的考核督查機制,以及時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努力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1.4高校應把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黨課團課等作為對思想政治工作的具體管理措施。
高校應結合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和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重大事件發生的時機,通過專題報告會、座談會、討論會等形式,廣泛開展形勢政策教育。比如高校共青團組織可以制定團課管理辦法,組織團員青年積極參與學校舉辦的各類講壇活動,聘請著名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杰出校友作形勢政策報告,創新活動形式,切實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高校應開展好中共黨史的宣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中共黨史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和改進大學生中共黨史教育,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品德具有重要意義。中共黨史也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即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7月成立以來發展過程的全部歷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重視對大學生的黨史教育,不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和“兩課”中加強教育,還應將中共黨史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這能充分幫助90后的青年大學生牢固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觀念,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主陣地,是廣大青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與形成的關鍵環節,擔負著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任,對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主題、精髓和基礎四個方面的內容,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由此得出,高校應該發揮思想政治課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課中加深對青年學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呼倫貝爾學院每年都對學生黨員開展加強黨性修養教育活動,對即將轉正的預備黨員、重點積極分子進行培訓,并組織學生黨員觀看《光輝的歷程———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回顧與啟示》、《學習新黨章》等專題片,在學生黨員中開展專題講座,如《學生黨員應如何加強自身黨性修養》、《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等。在思想政治課的設置上,除了馬克思主義學院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等常規課程外,還開設了《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共青團團史》等全院公共選修課供學生們選擇。
3高校應充分利用重要節日、紀念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
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學雷鋒紀念日、保護母親河日、五四青年節、建黨周年慶、紀念“一二•九”運動、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夢”系列活動等重要節慶日、重大事件、重大活動,全面開展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時代精神教育,旨在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比如呼倫貝爾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協會,每年都會深入到社區、福利院、烈士陵園、廣場等地,開展10次左右的大型學雷鋒、獻愛心活動,各分院青年志愿者組織的學雷鋒公益活動更是不計其數,讓廣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使青年學生在鍛煉中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對時代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高校應充分開展各類有益于大學生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是青年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加強道德修養,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高校要將對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開展“中國夢我的夢”主題實踐活動,以中國夢引領校園文化活動,引領青年學生刻苦學習、報效祖國,在學習和實踐中成才。高校共青團要通過組織暑期“三下鄉”、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區學雷鋒、開展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廣大學生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讓青年學生在鍛煉中成長。
5高校應利用榜樣的引領作用,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選樹榜樣,宣傳榜樣,通過評選大學生“桃李之星”、大學生“自強之星”、十佳大學生、善行義舉榜等活動,讓身邊人講述身邊事,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充分發揮榜樣的引領示范作用,以切實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6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當代大學生接觸外界信息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互聯網,網絡上信息繁多,魚龍混雜,大學生上網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是利大于弊的,關鍵在于學生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多做調研,準確把握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基本內容和特征,在盡量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的基礎上主動引導,開展各類網絡活動,努力營造健康向上的、富有特色的網絡文化氛圍,加強對大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這就要求高校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建設大學生網絡社區,由專職工作人員負責管理網絡用戶,監控校園網絡輿情。利用這樣的官方平臺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呼倫貝爾學院已經實現了網絡訪問的實名制管理,并建成三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站。(1)呼倫貝爾學院先鋒網,主辦單位:呼倫貝爾學院團委。(2)呼倫貝爾學院思政網,主辦單位:呼倫貝爾學院宣傳部。(3)呼倫貝爾學院學仕網絡,主辦單位:呼倫貝爾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有專人負責網站的管理和維護,形成網站宣傳推廣、管理、更新維護、設計操作一站式運營模式,學院積極推進和深化高校新媒體應用工作。截止到2013年年底,團委共有團支部微博號段392個,團總支微博號段20個,團委官方微博1個。2013年5月9日至6月6日,學院團委舉辦了“青春正能量美麗中國夢”校園微博大賽,提高了團委官方微博的關注度,加強了與各級團組織微博及學生之間的互動。
7高校應充分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后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實踐活動的發展,知識經驗的積累,加上個人自身主觀的努力,以及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可以塑造和培養的。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際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能夠有效地實現個人價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高校教育工作者應更新觀念,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識,開展心理健康講座,舉辦“5•25”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月活動,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大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
8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宣傳表彰基層建功立業先進典型
比如高校應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業教育,在一年至三年級的學生中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中開展大學生勵志成才教育,以畢業生的典型成功案例開展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教育。通過宣傳優秀畢業生的先進事跡,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該多方面著手,不忽略每一個細節,切實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作者:郝鳳艷 單位:呼倫貝爾學院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