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CDIO教學模式計算機網絡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解決問題的方法
1推進教材改革,編寫適合實際應用的教材
為了解決計算機網絡通用教材理論性強,案例介紹少、項目管理缺乏的問題,應該編寫適合經濟管理類學生學習的教材。新編教材必須重視實際工作需求,強調技術與工程、技術與管理的結合,針對常見的實際應用,從工程師和管理者的角度來介紹計算機網絡基本知識,能夠滿足既具有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又具有網絡系統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2.1CDIO教學模式
CDIO是由瑞典皇家工學院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于2000年10月合作創立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其構想來源于產品、過程的“構思、設計、實施、運作”生命周期,即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ion,它創建以項目生命周期為工程教育的環境,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實踐課程之間的有機聯系。工程教育理念繼承和發展了發達國家教育改革的理念,參照工業界的需求提出了系統性的能力培養、具有可操作性的實施指導、實施過程和實施結果檢驗的標準。
2.2CDIO培養目標
CDIO模式要求適應工程領域的發展,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的工程人才,這種目標特別適合我國高校當前正在提倡的培養高級應用性人才的需求。通過走訪跨國公司、大型國企和民企,召開專業指導會和行業專家研討會,分析已畢業學生的反饋信息,明確企業用人要求,確定了電子商務和信息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即培養符合具有管理學、市場營銷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復合型高級應用人才。
2.3CDIO模式的能力構建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CDIO要求現代大學生應該具備三大基礎能力:第一是專業基礎能力,第二是專業核心能力,第三是專業拓展能力,不同的專業對這三種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3計算機網絡課程CDIO的實驗設計
計算機網絡實驗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加深對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幫助學生把學到的基本內容應用到實際中。在CDIO教學中,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圍繞一個任務或實踐項目,通過自主探索和互動交流的學習,完成對既定知識的掌握。如何設計實驗內容,合理部署和提供實驗場景,是目前計算機網絡教學中的重要課題,學生多、實驗設備不足是高校存在的普遍情況,可利用思科公司的模擬軟件PacketTracer模擬網絡環境解決這一問題。在PacketTracer的中模擬具體的實踐項目如企業網絡、社區網絡等,使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真實的感覺學習IP地址、路由器、LAN、VLAN、光纖等知識,讓學生親身感受實際網絡建立的過程,熟悉服務器、網絡拓撲、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特性,掌握網絡設備連接的方法,解決了實驗設備不足的難題,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實驗中學習、從工程中學習計算機網絡的相關知識。
二、總結與展望
根據實際情況和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軟件進行探索研究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人才是我們的責任。編寫適用教材、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進實驗軟件等措施都是為履行我們的職責、完成我們的任務做出的努力,并因此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也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和社會的認可,證明將CDIO教學模式引入到高校經管類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是成功的、有效的,廣泛地采用CDIO教學模式是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新途徑、新方法,必將為培養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鄧禮全孫月光單位: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