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加強科學發展觀實踐報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用科學發展觀解決實際問題
當前,農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后,制約了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也是拉動農村消費的一大制約瓶頸。要又好又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認為,必須要從解決農民最普通、最平常、看得見、摸得著的能改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一是加快深化農村道路建設,突出解決一些村交通難問題,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很大程度上是交通難問題,必須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建立政府引導,各行政村貫徹落實的治理機制,使全鎮農村公路逐步實現硬化,方便群眾生產生活和出行,形成完善的鎮村交通網絡,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加快農村水利建設,解決農業生產和人畜飲水難問題,下大力氣抓好農業灌溉水源工程和農村居民自來水工程,確保生產生活用水,發展農村飲用自來水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三是改善生態環境,加快農村沼氣建設,著力解決農村能源和環境污染問題,大力實施“文明生態村”建設和鄉村清潔示范建設,加快農村沼氣池的推廣和普及,讓農民不再用錢買煤或煤氣罐,使千家萬戶不見炊煙起,但聞飯菜香。
要搞好這些基礎設施建設,關鍵在投入。辦法和途徑是:一要充分利用好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項目帶動發展;二要教育引導農民自力更生、投工投勞,用自己的雙手來建設美好家園;三是借助外力,招商引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二、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穩步推進農業發展戰略。一是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打本地鑼,唱本地戲,大力推動以花生、黃煙為主的經濟作物產業的發展規模,突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現代農業,充分挖掘土地潛力,推廣優質高產良種,擴大黃煙種植面積,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管理,形成幾個規模化的黃煙生產基地,加快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建設。二是穩固林果產業發展,在現有蘋果產業基礎之上,擴大種植規模,推廣優質高效新品種,形成規模化種植的水果基地。鼓勵支持林果產業農業合作社的建立,健全管理機制,規模化生產,集約化銷售,保護入社會員的經濟利益,使廣大農戶管理上增效益,經濟上得實惠。三是加快以肉鴨養殖為主的畜牧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利用本地便利生產資源優勢,借助全國養鴨第一縣的區位優勢,引進良種肉鴨,加肉鴨發展,穩固打造全國第一養鴨生產基地,支持培植養鴨大戶,建立起“以市場主導,政府來調控,企業保收益”的良性發展機制,確保群眾增產增收,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四是要大力發展鄉鎮工業企業,農副產品加工業。鄉鎮企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主體。振興我鎮農村經濟,必須對發展鄉鎮企業有個認識上的再提高和措施上的再落實。農村經濟的發展在于農產品產值的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的產生就在于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興起。把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形成產業鏈條,把初級產品轉化為直接銷售產品,既解決了我鎮農村剩余勞動就業的問題,又提高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效益。因此我們要完善機制,以體制創新、結構調整和科技進步為重點,推進鄉鎮企業改革、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推動企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鄉鎮企業運行質量和效益,促進鄉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集聚,把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到流通、加工、服務等領域;同時要解放思想,改變“地域保護主義”的傳統發展思想,要大膽提出走出去的戰略,大力推廣宣傳本地的特色產業,出臺一系列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吸引客商及一些大型企業落戶本地,帶動我鎮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五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將勞務輸出作為產業來抓。采取政府引導、中介介紹、勞務能人帶領等多種方式,有組織地開展勞務輸出,引導和支持農民工利用血緣、人緣、地緣關系,更多地轉移勞動力,積極拓展勞務市場,強化輸出地與輸入地就業供需銜接,吸引外出務工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興辦企業、吸納農民就業、簽訂農民就業合同,著力打造勞務品牌。搞好勞動力市場建設和加強農民工服務管理,建立勞動服務站,切實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后子女托管、土地轉包等實際問題,解除農民后顧之憂,提供法律援助,保護合法權益,以此促進勞務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六是大力發展農村庭院經濟,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加大對農村草編產業的宣傳和扶持力度,引導廣大的農戶發展特色的庭院經濟產業,不求統一,但求特色;不求規模,但求效益,正確引導農戶宜種則種,宜工則工,多種經營,各顯神通,為增加收入開辟新的途徑,使之成為農村實實在在的經濟增長點。
三、關注弱勢群體,促進社會和諧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收入差距的擴大,貧富差別呈現剪刀差,社會弱勢群體增多,主要特點是老弱病殘,極需黨和政府的關注關心和重視,要堅持以人為本,讓人民群眾生活富裕安居樂業,要加強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基礎教育,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讓貧困學生順利完成學業;二要加強醫療救助,解決因病致貧問題,建立完善的疫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助機制;三要加強社會保障事業,增加對分散供養“五保戶”補助,對弱勢群體增加低保補助金額,擴大大病救助覆蓋面;四要堅定不移的落實好黨中央支農惠農各項政策;五要強化社會綜合治理,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和黑惡勢力,狠抓安全生產,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四、加快城鎮化建設,打造秀美鄉鎮
加快城鎮化是加速農民轉向非農產業、繁榮農村和統籌城鄉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必須注重鎮村互動,協調發展,堅持突出重點,分層推進。xx鎮地處沂南、莒縣兩縣交界之處,進一步完善我鎮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方位開發鄉鎮區位優勢,按遠景規劃布局把xx鎮打造成集肉鴨養殖、黃煙生產、林果加工、物資集散貿易于一體的富強鄉鎮,發展小商品和農產品市場,全面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縮小城鄉差距、差別。
五、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提升執行力和公信力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鐵還要本身硬,一個地方的建設和發展,人是一個很關鍵和重要的因素,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做,因此在新形勢下,發展對執行政策路線方針的干部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特別是在執行力和公信力方面要有具體的措施和辦法,嚴格目標管理,細化考核方案,堅持勤政為民,工作重心下移至基層,加強作風建設,嚴格要求干部自重、自警、自律,嚴格依法行政,確保政令暢通,有了執行力就會提高公信力,繼續解放思想,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會又好又快發展,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