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手術室護理實習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在我科的護理實習生共96名,男10名,女86名,在我科實習時間為1個月。將護理實習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8名,2組的帶教老師均為具有本科學歷、操作能力強、專業(yè)知識全面的主管護師。在實習結束出科時進行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
1.2方法對照組和研究組根據(jù)實綱的要求,確定護理實習生手術室需要掌握的知識,制訂帶教的計劃和目標。對照組采取的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由護士長帶領護理實習生熟悉環(huán)境,觀看帶教老師演示后即被分配給相應班次的帶教老師跟班學習。研究組的護理實習生進入手術室后首先也是由護士長帶領護理實習生熟悉手術室環(huán)境,由帶教老師對手術室常規(guī)技術操作如外科洗手法、穿和脫手術衣、手術器械的傳遞,先進行示范,然后指導護理實習生反復練習;再設定一個模擬闌尾切除術的訓練,由帶教老師和實習生輪流擔任各個角色進行訓練,最后再固定帶教老師一對一開展教學。
1.3統(tǒng)計學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技能考試分數(shù)為(85.12±6.25)分,理論考試分數(shù)為(81.31±7.62)分;研究組技能考試分數(shù)為(92.26±8.65)分,理論考試分數(shù)為(88.28±5.39)分。2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差異(t技能考試)=9.33,(t理論考試)=7.16,P<0.01)。
3討論
手術室在臨床科室中屬于一個相對特殊的科室,護理要求也與其他科室不同。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注重操作和流程,護理實習生只能機械地聽講和簡單地重復。雖然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重視傳授知識,但輕視護理實習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護理實習生只能被動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采用改進的帶教模式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由于護理實習生在學校關于手術室護理的理論學習較少,導致剛剛進入手術室的護理實習生非常茫然。改進的帶教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實習生的操作技能,使其在臨床上配合手術醫(yī)生手術時自信心增加,為順利完成手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技能考試成績和理論考試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采用改進的護理帶教模式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在有限時間內(nèi)更快更好地掌握手術室各種操作技能。
4總結
改進的帶教模式減少了護理實習生進入臨床時的緊張、無所適從感。首先帶教老師對手術室常規(guī)的操作進行示范,然后護理實習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經(jīng)過反復練習,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闌尾切除術配合等各種操作程序后,進入手術室。在固定帶教老師進行相應操作帶教時,既減少了護理實習生在跟班學習時犯錯誤的概率,同時增強了護理實習生的動手能力,從而使他們能夠有效掌握手術室護理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
作者:李莉單位:淮北市人民醫(yī)院